压强

文档属性

名称 压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4-08 1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说课:《压强》说课人:周剑1.教材的地位: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压强知识既是前面二力平衡、压力 等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是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和下一章浮力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另外,压强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材分析
能力目标:
能灵活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2)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
效果的因素。
本节课通过由视频录像引入的两种有鲜明对比的情景,激起学生的猜想、假设和实验探究,结合启发讨论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什么汽车不能安全经过烂泥地?
为什么坦克能顺利通过沼泽地?为什么步行的人在雪地里行走艰难?为什么雪撬上的人能在雪地里自由地滑行?
提出探究的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演示:模拟钉床实验
水袋置于尖钉密集的钉床上完好损,
 但置于仅几个尖钉的钉床上却破了。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实验:
用两手食指轻轻夹着一端削尖的铅笔,
两个手指的感受相同吗?
若用力稍大些,有什么感觉?

挖掘学生猜想的合理因素,并引导学生对其猜想和
假设进行论证,最后确定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
大小两个因素让大家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探究。 2.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可能与物体的软硬有关;
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

  点拨:要研究猜想的因素与压力的作用效果
的关系,用“控制变量”法,即压力不变时,研究压
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受力面积 不变时,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3.学生实验探究
器材:大块长方体海绵、尖钉腿小桌、钩码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分析论证,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实验的结论,总结出影响
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大象和芭蕾演员谁对地面的压力大?
5.压强
体重475N,
接地面积9.5cm2体重60000N,每只
脚掌面积600cm2(2)分析、探讨:在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同时,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提问:你能猜想出谁对地面的作用效果大吗?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P=F/S(3)强调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尤其是受力面积S
举例让学生知道是指两个相互挤压物体之间的
接触面积。
单位:N/m2,1N /m2=1Pa
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对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强的研究。为了纪念帕斯卡,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4)根据公式,由图中数据计算芭蕾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及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强调单位的换算和计算的规范化。
(5)比较、分析计算的结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及压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载重卡车为什么装那么多轮子?
铁轨为什么要铺在枕木上?刀刃为什么要薄?
啄木鸟细长的嘴有什么用? 鼓励学生列举大量生活中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事例,并用压强公式分析各个事例中是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启发:任何物体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就能进入物体内,生活中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要减小压强。
2.调查周围的交通工具、生活用具等现象: 哪些现象是增大压强的,采用了什么办法?
哪些现象是减小压强的,采用了什么办法?
写出调查结果,在班级(或小组)内交流。 四.课后探究活动
1.课后小实验:
(课本第158页)你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压强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单位:N/m2,1N/m2=1Pa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