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构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15年,全国有3.53亿多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5.04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酸,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保险的人数66亿人。我国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全覆盖。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看图片,让学生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历史图表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1·cn·jy·com
2.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21*cnjy*com
3.通过讲述孔繁森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成果。【来源: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二者的关系的把握。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阶段:
导入新课: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
(A.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B. 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
承上启下:从旧的“四大件”发展到新的“四大件”,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就象俗话所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安排学生阅读,要求作出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2)城乡人均储蓄存款大大提高。(3)农村中的贫困人口下降,创造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4)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大变样,消费升级,生存状态发生历史性变化。【出处:21教育名师】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收入图片。
一、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
1.1978年前:
同旧中国相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到1978年,我国近10亿人口口的大多数已解决温饱问题,但还有2.5亿农村贫困人口未越过温饱线。师: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达2622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24倍和19倍。
2.1978年后
(1)城乡收入:2015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90.84倍和85.49倍。城乡居民的消费升级,衣食、住、用、行水平不断提高,生存状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师:我们先看一下城乡人民“衣”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课件展示图片:哗叽料子的中山装和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青年的盛裝的图片,见第7张PPT。
教师补充: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衣服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款式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
师:学生的服装样式也比较单一。
课件展示图片:20世纪70年代的学生毕业照,见第8张PPT。
教师补充: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某中学毕业合影,当时人们穿着“灰蓝”等单调颜色的服装。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的服装无论在颜色、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后的男女服饰,见第9张PPT。
教师补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求新、求美、求舒适已成时尚,新颖款式时装不断推出,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尤其是女装,无论是色彩、图案、质地、款式,都在不断变幻出新美的图景。
师:学生的服饰,无论是款式和颜色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
课件展示图片:中学生的服饰图片,见第10张PPT。
师:我们先再看一下城乡人民“食”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师:改革开放以前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无论什么都需要“票证”。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各种“票证”,见第11张PPT。
教师补充: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国家在1953年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21·世纪*教育网
师:当时由于凭票购买,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的“食”有哪些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北京的某超市和琳琅满目的水果,见第12张PPT。
教师补充:改革开放后,新鲜蔬菜、应时水果、牛奶饮料,这些过去长期短缺的物资,现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品。www-2-1-cnjy-com
师:我们在一起看一下城乡人民的“住”房,改革开放有什么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城乡人民居住房屋的图片,见第13张PPT。
师:改革开放前,城里居民住在简陋的平房大杂院里,而农村的居民住在乡土民房住宅。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住在什么样的房屋里呢?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的房屋,见第14张PPT。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片给我们讲述一下城乡居民的住房情况。
生:他们住在楼房里,环境非常优美。
师:你们能不能说一下你们家的住房情况呢?
生甲:我们住在三层楼的房屋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生乙:我奶奶家在农村,她家也盖起了两层楼的楼房,房间可大了,屋顶了还装了太阳能。
……
师: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的住房面积不仅宽敞明亮,而且周边环境也很整洁,种上了花草树木,绿化很好。2-1-c-n-j-y
师:我们再看看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是怎样的呢?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见第15张PPT。
教师补充:在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主要是靠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版权所有:21教育】
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出行工具有什么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新式公共汽车行驶在北京长安街,见第16张PPT。
生:我们出行现在一般是坐公交车,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师:是的,坐公交车确实是很方便的。
师:我们一起学习了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中,你家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情况回答。
教师明确:衣:最大的特点是由原来的清一色的军装色到多种多样;食:首先是温饱问题解决,同时又有许多食物,从过去追求吃得饱到现在追求吃的好;住:改革开放前的房子主要是平房,现在几乎都是住楼房;行:原来出门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火车等;用:有老四大件变得多种多样,有电脑、空调等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表现在哪些变化呢?21*cnjy*com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构筑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2.成就:到2015年,全国有3.53亿多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5.04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酸,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保险的人数66亿人。
3.影响:我国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全覆盖。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体验阶段:
三、民族精神风貌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回家始终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跑发生了深刻变化。21教育网
20世纪80年代:
全国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20世纪90年代:
树新风”“手拉手”“心选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家庭的活动,引导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www.21-cn-jy.com
②全国还开展了向“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新时期活着的雷锋”徐虎、“抗洪勇士”李向群、抗震救灾模范蒋敏和道德模范郭明乂学习的活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结果:变化:①使井网山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得以培育和弘扬
②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文明之风吹遍中华大地典型代表:唐山、大连、张家港等成为文明城市的代表,江苏华西村里等成为文明村镇的典型2·1·c·n·j·y
导行阶段:
1.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凭布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口众多 B.为了防止囤积居奇
C.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答案:D
2.下列社会现象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是( )
①凭票购买粮食 ②穿中山装 ③2.5亿人尚未过温饱线 ④公开招聘员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3.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的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20世纪末
答案:C
4.被称为“新时期的活着雷锋”的杰出代表是( )
A.徐 虎 B.蒋筑英 C.孔繁森 D.李向群
答案:A
5.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
A.高档耐用的消费品逐年增多 B.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肉
C.家用电器和家用电脑需求量逐年下降 D.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答案:B
6.我国外出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是( )
①经济条件好转 ②假期延长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人们普遍拥有私家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唐山等城市成为文明城市的代表,江苏的华西村等成为文明村镇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