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3 15: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新课探究探究点:科技名著1.背景: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
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2.代表(1)《本草纲目》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规模宏大;附有药物形态图;对药物重新分类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作者地位特点著作:《本草纲目》
类别:医药学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朝
主要内容: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并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其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地位: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影响: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被传到国外,翻译成多国文字。李时珍及《本草纲目》中记录的药物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一一探究点:明长城和北京城1.明长城目的: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修建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影响:在长城附近的多民族聚集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西:嘉峪关东:鸭绿江边特点1特点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长城这一宏伟建筑? 一方面,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也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另一方面,修建长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滋长了中原皇帝固土守旧的思想。总的来说,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古代修筑长城有何作用? 阅读课本内容,找出下列问题:
(1)北京城的修建时期。
(2)修建基础。
(3)布局特点。
(4)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位置和地位。紫禁城2.北京城 北京城轴对称的设计,不仅增添了整座城市的端重、庄严气势,还体现了什么思想? 皇权至上的思想。(3)特点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
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②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
宫苑、王府、桥梁、大街小巷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③城中心的紫禁城最为雄伟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紫禁城三、小说和戏剧1.阅读教材第82页,找出下列问题 明代三部小说的名称、成书时间、作者、主要内容、特点、影响。(2)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水浒传》运用白话洗练明快生动传神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成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成书时间艺术特点主要内容(3)吴承恩——《西游记》讨论: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历史,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历史小说,是根据真实的发生过的史实,加上作者的一些虚构而改编成的文学作品,历史小说始终不能当作历史,因为小说根据作者需要会加入许多艺术手法。 板书设计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建筑成就文艺成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明长城北京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戏剧:汤显祖的《牡丹亭》施耐庵的《水浒传》书画:徐渭、董其昌小说课堂小结科技成就建筑成就文学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城明长城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小说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董其昌、徐渭书画 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随堂训练
2.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
展的情况,应该查阅(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