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3 16: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
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故里的三宝亭
(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郑和墓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 ) 宣扬明朝的国威;
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 的奇珍异宝;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1、目 的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1405-1433年七下西洋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的海船44丈(约152米),宽18丈(约62米)。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2、概 况(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3、历史意义(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你有何感想?议一议明政府的支持
造船技术的发达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
勇于探索的精神
和平外交政策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明代抗倭图(局部)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无恶不作的行为 思考:1、倭患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2 、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骚扰的后果怎样?
3 、明政府派谁去抗倭?抗倭部队的名称是什么?
戚继光想一想: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一辈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少保年谱耆编》材料研读抗倭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怎样?抗倭形势图共同探讨1、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
3、想:在当时明朝国力衰落,海防松弛的情况下,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
1、抗倭的正义性。
2、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1)倭寇的含义: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集团(2)戚继光抗倭原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走私、抢劫,损害百姓生命财产 概况:戚家军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过程:台州九战九捷,消灭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倭寇结果:平息了倭患,抗倭斗争取得胜利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概况: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明朝的对外关系倭寇:日本的武士和奸商戚继光抗倭:平息了倭患目的:宣扬国威,换取奇珍异宝历史意义:增进了...开创了...戚继光抗倭随堂小测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
A.1402年 B.1405年 C.1417年 D.1421年BC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满刺加和红海沿岸 3、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 )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BA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图一所示人物是谁?他在明朝促进我国对外交往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有什么历史意义?2、图二人物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试用史实具体说明。3、请各用一句话简要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他们有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