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探索宇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 探索宇宙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23 21:1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探索宇宙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宇宙:
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由1000至4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星系系统。位于银河系之外、由几十亿至几千亿颗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我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你知道这些天文学名词吗?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宇 宙关于宇宙,你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宇宙概念图宇宙大爆炸(2分钟)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有着椭圆形状的明亮外观。圆盘形状,加上弯曲尘埃的旋涡臂。形状不规则或异常,缺乏有条理结构。漩涡星系里的棒旋星系恒星的一生恒星的一生(3分钟)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人类对宇宙认识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人类对宇宙认识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1663年,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提出制作新型的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是使用曲面和平面的面镜组合来反射光线,并形成影像的光学望远镜。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人类对宇宙认识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1663年,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提出制作新型的反射望远镜。
1937年,美国天文学家格罗特·雷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是主要接收天体射电波段辐射的望远镜。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人类对宇宙认识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1663年,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提出制作新型的反射望远镜。
1937年,美国天文学家格罗特·雷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
1990年,美国发射了哈勃望远镜,它是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太空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哈勃望远镜的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它可以避免地球因为大气层干扰而使得图像模糊不清的困扰。太空技术不断的发展——
太空望远镜、人造地球卫星、太空探测器、载人宇宙飞船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现在宇航员还可在太空站上过太空生活呢!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俄罗斯的第3代空间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长久性空间站,站上长期有人工作。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在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是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1977年8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无人星际太空船。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2005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 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翟志刚首次进行太空行走。
2007年10月24日,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的杰出成就(部分)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 2003年10月15日,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费俊龙和聂海胜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007年10月24日
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了解宇宙如何运行》
第4集:星系44分钟恒星的一生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