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4 07:0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四大发明当中除了造纸术是在两汉时期完成的以外,其余的三项都是在宋元时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科技发达的中外交通一、科技 1.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发



进“肇自隋时,行于唐世,阔于五代,精于宋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6万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有哪些弊端呢?一、科技 1.印刷术发



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刻制单字
(胶泥活字)排版印刷拆版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阅读教材,概括活字印刷主要有几道工序?省时,省力又经济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 沈括,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书中记录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并指出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一、科技 1.印刷术发



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一、科技 1.印刷术发



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③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转轮排字盘(示意模型)一、科技 1.印刷术发



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④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铜活字印《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1.印刷术发



进雕版印刷术转轮排字法(王祯)铜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毕昇)木活字印刷术一、科技 1.印刷术欧
洲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一、科技 1.印刷术13世纪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传播及影响 对于文化的传播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科技 1.印刷术材料三“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和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传播及影响①出现:战国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司南模型 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汉王充《论衡·是应》 二、科技 2.指南针发


应用②发展: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磁针。水浮法 悬丝法
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什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二、科技 2.指南针发


应用二、科技 2.指南针③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藩志》指南针在航海中的重要性发


应用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②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二、科技 2.指南针 传播及影响中国→阿拉伯国家→欧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火药的发明①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一、科技、3.火药火药的原料发


应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②应用: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一、科技 3.火药发


应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传播一、科技 3.火药传播及影响造纸术 13世纪阿

伯造纸术造纸术 7世纪火药13、14世纪指南针12、13世纪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宋元时期的科技对人类影响 为世界各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的进程。1.原因
①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②宋代驿站比较发达。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③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陆路交通①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什么措施?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陆路交通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2.表现--海路交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3.影响陆路和海路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3.影响中国西方
亚洲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药物、天文历法、数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及改进应用发明及改进传播及影响科技发明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交通海路交通影响原因表现宋元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在什么时期?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1.宋元时期结束五代十国战乱,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
2.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4.民族交融加强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5.政府重视教育发展;
6.对外贸易活跃,中外交通发达。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启示:
1.科技发展会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社会需求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想一想: 以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