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0 古代诗歌五首 (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20 古代诗歌五首 (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4 15:2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1.走近作者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杰出,诗风质朴浑厚。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其许多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作品有《杜工部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爱国诗人、词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庵(ān),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主题解说
《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登飞来峰》写诗人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游山西村》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热爱的感情。
《己亥杂诗》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愿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3.结构图解4.名句赏析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把众山的渺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临峰顶,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乐观、自信的心理,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怆zìtúnhún拄tì悲伤的样子聚集山北水南登上因为趁着月明来闲游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 4.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字________,被称作“________”,其诗被称为“________”,大多收集在《____________》内。
(2)王安石,________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散文以雄健刚劲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3)陆游,字务观,号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________对后世影响深远。子美诗圣诗史杜工部集北宋唐宋散文八大家放翁南宋爱国热情5.默写。
(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望岳》是一首充满诗人浪漫与激情的诗歌。首联写乍望泰山时的惊叹、仰慕之情;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高大的形象;颈联写细望见山中秀丽景色,蕴含热爱、赞美之情;尾联由望岳而产生登岳想法,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C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7.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
吟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欢离合 青梅竹马 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下面这两首歌各是依据一首唐诗创作的,请你写出这两首唐诗的作者和题目。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烟花三月》
作者: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作者: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张继 《枫桥夜泊》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9.请描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幅画面,并简要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诗歌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1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二)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11.赏读诗歌填空。
(1)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__________的特点。
(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深刻人生哲理。巍峨(高大)神奇秀丽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像一把利剑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两部分,表现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 13.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14.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困难、挫折等。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或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16.对《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D (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19.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五)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
20.这首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____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__志愿(或“志向”)。
21.这首诗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愁 继续忠心报国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23.“斜”今读xié,在古诗中求押韵应读________。
2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iá 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25.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