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同步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4 09: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21·世纪*教育网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
【启发思考】
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自主或小组探究】
两诗相同的地方?(作者朝代、都有景物描写、都借写景说明道理)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细品两首古诗。
【协作交流】
“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总结提高】
这两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21教育网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2-1-c-n-j-y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并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课前准备
1、教师:PPT、音乐;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预设】
同学们,你们登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表达自己的登山感受。
二、启发思考
【教师预设】
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
学生齐读古诗,同桌交流,找出两诗相同的地方。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活动探究
【教师预设】
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活动】
学生读诗,找出相同的地方。(作者朝代、都有景物描写、都借写景说明道理)
(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 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 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21·cn·jy·com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 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 诗词造诣很高。www-2-1-cnjy-com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登飞来峰》——飞来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合作探究
【教师预设】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细品两首古诗。
【学生活动】
细品古诗。
(1)学习《登飞来峰》
①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
②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是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
b、学生质疑,重点解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补充诗人的写作背景——王安石变法)为什么用“不畏”?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1*cnjy*com
不怕困难,相信变法一定能成功。其实,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变法一定能成功。体会诗人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和豪情万丈。【来源:21cnj*y.co*m】
④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a、观察景物时是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
b、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谈:平时要多积累,这样才能有远见卓识。
④带着感悟有感情齐读《登飞来峰》。
⑤参照,《登鹳雀楼》,深化感悟。
学到这里我们想到了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里的著名诗句,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引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过渡:是啊,同学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的全面呀!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下面我们来看第二首诗《题西林壁》。【出处:21教育名师】
(2)学习《题西林壁》。
①指名读古诗。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a、读一、二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b、移步换形、庐山的风景千姿万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www.21-cn-jy.com
c、有感情的读前两句。
③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此时此刻作者会想什么?
a、读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
b、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
④你从这两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21cnjy.com
⑤结合实际说说我们如果怎样看待身边的人?(要全面的看待一个人。)
四、协作交流
【教师预设】
“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同桌合作交流。
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总结提高
【教师预设】
这两首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也就是说登高才能望远。2·1·c·n·j·y
【学生活动】
带着感悟背诵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