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创作背景:
青年友谊圆舞曲1955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准备参加由苏联发起、社会主义阵营广泛参与、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 联欢节,联欢节的主题是 和平、 友谊、 团结。当时世界青年联欢节向全世界征集歌曲,团中央配合这个联欢节,当时也搞了征歌活动,《青年友谊 圆舞曲》就是在这次征歌活动中创作出来的。当时,曲作者天戈和词作者江山同在北京群众艺术馆工作,都才二十几岁。天戈先写的曲子,江山用一个晚上就填好了词,俩人又一块修改定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青年友谊圆舞曲》后经《?歌曲》杂志发表,不到半年就很流行了,各地群众艺术馆纷纷转载,印活页歌谱,传唱开来。随后译成六种文字的《中国建设》刊物将其介绍到国外。21教育网
题目
青年友谊圆舞曲
年级学科
七年级音乐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梅小磊
工作单位
汉阴县汉阳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歌曲学唱,让学生学会感知三拍子的音乐的律动规律与特点,让学生喜欢上三拍子的圆舞曲类音乐;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歌曲教唱
难点:把握三拍子音乐的律动规律,融入情感;
教学方法
聆听法;教唱法;练习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电脑ppt;音乐视频与音频;
软件:
教学设计思路
我们这里是落后的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差。尤其是音乐方面,学生很少有感知能力。对于音乐的拍子,几乎是没有什么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对三拍子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导入:给学生播放《校园华尔兹》,通过舞蹈舞步变化的不同,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音乐。欣赏后,提问学生,咱们看到的和听到的是几拍子的音乐?歌曲速度如何?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出今天要学的歌曲;
播放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歌曲的速度,以及给你什么样的情感感受?
老师弹唱歌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发生练习;
讲解三拍子的音乐律动规律及所需把握的情感,介绍歌曲的背景及词曲作者;
难点讲解及教唱,着重把握最后一句的音准;
给学生讲,歌曲学会之后,咱们将会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组学的更好!
老师弹奏歌曲,让学生跟随歌曲小声哼唱;
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所有音,然后构成一个八度的音阶。教唱学生一个八度的音阶;
老师弹奏,教唱学生歌曲。老师弹一句,学生填词唱一句;
教唱歌谱;
歌曲学唱情况检查,注意把握歌曲律动及情感;
小组比赛,看哪组学的更好更快!
本节课,从导入开始,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三拍子的音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拍子的音乐律动规律,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在歌曲中;
因为山区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所以,在教唱歌曲之间,并没有先教唱歌谱。他们对于歌谱,仅仅是停留在认识一个八度音阶里的音符,顺序打乱以后,学生基本是不认识;所以,在学会唱歌以后再教学生唱谱,效果会好很多;
在学生学会歌曲以后,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好好去学唱歌曲,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好,更深;
40分钟
板书设计
青年友谊圆舞曲
齐唱
1=C 3/4 江山词
中速稍快 活泼地 天戈曲
音阶: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