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文言文新授课《三国志·张裔传》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治《公羊春秋》,博涉《史》《汉》。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是中夏钟元常之伦也。
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阁恩信着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阁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杀,令缚与吴。”于是遂送裔于权。?? 会先主薨,诸葛亮遣邓芝使吴,亮令芝言次可从权请裔。裔自至吴数年,流徙伏匿,权未之知也,故许芝遣裔。裔临发,权乃引见,问裔日:“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上风俗何以乃尔乎?”裔对日:“愚以卓氏之寡女,犹贤于买臣之妻。”权又谓裔日:“君还,必用事西朝,终不作田父于阁里也,将何以报我?”裔对日:“裔负罪而归,将委命有司。若蒙侥幸得全首领,五十八已前父母之年也,自此已后大王之赐也。”权言笑欢悦,有器裔之色。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权果追之,裔已入永安界数十里,追者不能及。??? 既至蜀,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亮出驻汉中,裔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吏,常称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胥忘其身者也。”其明年,北诣亮谘事,送者数百,车乘盈路,裔还书与所亲日:“近者涉道,昼夜接宾,不得宁息,人自敬丞相长史,男子张君嗣附之,疲倦欲死。”其谈啁流速,皆此类也。少与犍为杨恭友善,恭早死,遗孤未数岁,裔迎留,与分屋而居,事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长大,为之娶妇,买田宅产业,使立门户。抚恤故旧,振赡衰宗,行义甚至。加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建兴八年卒。设疑自探:
自探要求:
1.用心思考,激情投入。
2.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标注整理,同时标注好自己产生的新疑问。
3、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解疑合探:讨论要求:
1.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自探所得在小组内互讲互学,高效解疑,达成共识。
2.小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尽力帮扶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展示要求与分工:展示要求:
1.行动迅速,工整认真,条理清晰,要言不烦,规范作答。
2.其他同学继续讨论,为补充和评价作准备。 评价要求与分工评价要求:
1.先打分,再述扣分原因;
2.评价超过两分钟相应扣分;
3.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4.注意“教态”,大方自然;
5.评价小组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评价同学进行帮扶指导,使评价能体现全组的最高智慧。 非展示点评同学认真研读教材,发掘更睿智、更深刻的问题;提出较精彩的质疑补充,则双倍赋分。
语言规律:文意推断
汉语规律:形近字推测
文言规律:排比、对仗、互问质疑再探 疑是开山斧,探是深耕犁考试说明: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015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
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2013课标全国高考2】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 ? 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
【答案】C
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答案】A
【 2014课标全国高考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振:救济。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答案】C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015课标全国高考2】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D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文言文实词理解积累推断字形推断法輮、砺、殛、谘、籴、粜知识迁移法结构分析法语法推断法1.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2.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聊斋志异·武技》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由浅入深,层层闯关
由易到难,过关不难【分层拓展训练A 】
1.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4.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屈原列传》5.道济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如有异心,速殛之”。由浅入深,层层闯关
由易到难,过关不难分层拓展训练B 2.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2005年 浙江】5.登景泰二年进士???【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1.自放驴,取樵炊爨 【2000高考语文试卷】 砍柴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
【2012年课标全国Ⅱ卷】 3. 法天道,顺人心?????【 2010年全国Ⅰ卷】台阶效仿?贸然升职6.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 2014年全国大纲卷】绳吏之法尤峻 【 2014年 福建】捆绑制裁x
√
√
xx√x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敕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京师肃清。
运用拓展
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遂免官。后为御史中丞。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长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敕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京师肃清。
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遂免官。后为御史中丞。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狱中杂记》
成法:老规矩 狱讼:打官司 钩致:逮捕
访缉纠诘:搜捕查究 狱词:判决书 结正:定罪
泛讯:广泛核实 同系:同案被抓的人
狱上:上报的案件 立法:立下规矩
鬻狱:贪赃枉法 表里:内外勾结
系狱:下狱 主讞者:主审官 上闻:上奏的文书
《张衡传》
治:审理 引:牵攀、招供
受辞:受审 收系:逮捕监禁
论:判罪 相坐:相连坐(治罪)
《周纡传》
坐:因……犯罪,触犯法律 (坐大辟:判处死刑)
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坐假:受诬而获罪)
收考:拘捕拷问 奸臧:不法受贿者
考问:拷打审问 具服:全部交待
司法刑狱类词语汇总 请一位同学总结本节所学主要内容和重点。 总结: 请学科班长对本节学习活动予以全面概括并评出“四星一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编题之星,优胜小组)。 总结:谢谢大家!1. 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爨:做饭? 《宋史·郭原平传》 2009年全国Ⅱ卷 2.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北史·魏德深传》2009年全国Ⅰ卷
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宋史·康保裔传》2010年全国Ⅱ卷3.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旧唐书· 于休烈传》2014年课标Ⅰ卷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旧唐书· 李揆传》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宋史· ?郭浩传》2012年课标全国Ⅱ卷
5. 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明史·王祎传 》2010年全国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一般情况下,????①???? 氧约占20.95%,氮约占78.09%,稀有气体约占0.932%,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空气的成分发生了改变,一些工厂排放到空气中许多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②????,使人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等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它们还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使其细胞和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受到阻碍。
①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②这些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每空2分.不是句子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由“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但”可判断出①应与“空气成分固定”相关;从②的前“有害物质”后“伤害”两句关键词可得出“这些有害物质损害人体健康”等内容。
?熟读全文,领会大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国年官地,不必翻译;若有省略,补出本意。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体。
译完之后,检查仔细,句子流畅,再行搁笔。文言字词及句子翻译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建筑的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的表现。?①?,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②???。“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阁。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做点缀装饰用的。?③???,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都具有中国建筑的特性。
①也如同做文章一样?②有“大文章”或“小品”?③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每句2分)(文段选自《语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②?????;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③????,望水则情溢于水。
①所以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②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③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句意,第一句话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①处应该填写表达对自然感恩的句子;第四句是一个排比句式,②处表达对春天感受的意思即可;③考生如熟悉“观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很容易补写出来
高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
抢答!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有语病,如有,请指出错误!
1、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4、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5、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句式杂糅,要么说“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发展和重视”是个并列短语,按产品的制作程序,应该是先“重视”,后“发展”。因此说成“重视和发展”才符合逻辑。
前半句中的“不”需移到“把”字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经常会有不把“不”等副词放在“把”或“被”字前的病句的情形出现,应加以关注。前面内容与后面词语呼应上搭配不当,“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是行为和态度,而不是“见解”。
主客颠倒了,前句是说王夫人得到宝玉这个儿子不容易,后句应与前句表意一致,应该是说宝玉对王夫人弥足珍贵。
高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④作为六畜之首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 324156? B.361452 C.532614?????????? D.542316_ 变式训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窗临湖开着,满眼波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构成了一帧夏晚的佳作,充满了幽闲与静穆的味儿。
①残夏时节近处水浅的地方长着浓密的芦苇
②这时常有三两归巢的水鸟展着乌黑的翅膀从水面剪过
③远处可以望见琼岛上的白塔和湖里的倒影
④衬得隔岸的晚云分外绯红
⑤芦苇深处时有青蛙出没,在水面打着一个个水圈儿
⑥近黄昏,四周的暮色深了
A.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⑥④ D.③①⑤⑥④②
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根据空间和时间顺序排序。③①⑤句是写窗外由远及近的景色,其中①⑤两句的衔接点是“芦苇”。⑥④②句写临近黄昏时的景象,其中⑥句“暮色深了”与④句“晚云分外绯红”紧密衔接。
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丽江古城,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城东北有黑龙潭,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水________到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特景象,真可谓“常年都有清水流,家家户户有流水”。
A.汇集 沿街分流,走巷穿户,流入古城 小巷临水、跨水筑楼、主街傍河
B.云集 流入古城,沿街分流,走巷穿户 小巷临水、跨水筑楼、主街傍河
C.云集 沿街分流,走巷穿户,流入古城 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
D.汇集 流入古城,沿街分流,走巷穿户 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解析】D。根据语境义,第一处只能选择“汇集”,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A项,“沿街分流,走巷穿户,流入古城”的排序不合事理逻辑,不能先“沿街分流,走巷穿户”再“流入古城”,据此可排除A项,故答案自然为D。填入下面句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中有知识,那是我们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 ① ;书中有精神, ② ;书中有思想, ③ ;书中有智慧, ④ 。
①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将理想上升为行动,生长而成的生命之华。
②那是长久的思考与无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的永恒之果。
③那是用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考问,融会而成的灵魂之光。
④那是那些真诚与多情的人们,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结。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C(注意关键词内容的对应,情感对应“真诚与多情”,排除A、B,根据先为生命之华,后为生命之果,则选择C项;同时也可以关注关键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