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名著《童年》课件+真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9】名著《童年》课件+真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8 11:55:1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童年》模拟训练
1.名著积累。(2分)
(1)名著《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小说中给予阿廖沙正能量的代表人物除了外祖母外,还有______等人。
2.阅读下面选段,填空。(3分)
他猛地冲过来,将我夺过去,往凳子上拖。我拼命挣扎着,揪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头。他痛得叫了起来,一下子将我摔到了凳子上,摔破了我的脸。“把他给我捆上,我要揍死他!”……他把我打得失去了知觉,接着我病倒了。
选文中的“他”是 (填人物),他打“我”是因为 。
3.阅读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阅读上述文字,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推断出,“我”的外祖父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_______》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3分)
名著阅读。(4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得大鼻孔的鼻尖上。
(1)文段选自小说《 》,作者 。(2分)
(2)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回答。(2分)
5、《童年》中人物阿廖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能给你什么启发或感染?
6.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
7、《童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语段阅读 (一)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 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 ”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 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的小说《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二)
寂静的黑夜中,猛烈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 黑云在高处升腾,却挡不住天上银白的天河。白雪成了红雪,墙壁好像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
突突、嘎吧、沙沙,哗啦,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一起奏响,大火把染房装饰成教堂的圣壁,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想走过去,与它亲近。
我抓了一件笨重的短皮大衣,把脚伸进了不知道是谁的靴子里,走上台阶。  门外的景象实在太让人震惊了:火蛇乱窗窜,啪啪的爆裂声和外祖父、舅舅、格里戈里的叫喊声响成了一片。
外祖母头顶一条空口袋,身披马被,飞也似地冲进了火海,她大叫着:“混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
“啊,格里戈里,快拉住她!” “哎,这下她算完啦……” 外祖父狂叫着。
外祖母又钻了出来,躬身快步,两手端着一大桶硫酸盐,浑身上下都冒烟。“老头子,快把马牵走!”
外祖母哑着嗓子叫喊:“还不快给我脱上来,哎呀,我都快着火了!”
格里戈里用铁锹铲起大块儿大块的雪往染坊里扔着。
舅舅们拿着斧头在他身边乱蹦乱跳。外祖父在忙着往外祖母身上撒雪。
外祖母把那个桶塞到雪堆里之后,打开了大门,向跑进来的人们鞠着躬: “各街坊邻居,快救救这大火吧!
“马上就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就要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
“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格里戈里,快!
“雅科夫,别瞎跑,把斧头拿来,铁锹也拿来! “各位各位,行行好吧,上帝保佑!”
外祖母的表现就像这场大火本身一样特别好玩。
大火好像抓住了她这个一身黑衣服的人,走到哪儿都把她照得通亮。她东奔西跑,指挥着所有的人。
1.①本文段选自 (作者)的《 》(作品)。(2分)
②请概括选段内容(限15字以内)。(2分)
2.结合选段及全书内容,说说外祖母对阿廖沙人生有何深刻影响。(4分)
答:
3.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4分)
答:
(三)外祖母讲故事与阿长买《山海经》
(甲)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
“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 “‘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
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 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 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乙)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A段出自《 》,作者是 。
B段出自《 》,作者是 (2分)
2.结合A、B文段分析体现了外祖母和阿长性格中的哪方面,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两人的共同点。(4分)
3.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对自己影响深远或是印象深刻的人,请举一例并谈谈你对他(她)的看法。(4分)
(四)
不知怎的,外祖父忽然来了,像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似的。他坐在床上,用冰冷的手抚摸我的头,说道:
“你好,小爷子……你倒是说话啊,不要生气了!怎么,你怎么啦?……”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一个苹果和一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
“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然后,一面用僵硬的小手——染了一手黄颜色,特别是弯得像鸟嘴似的指甲更显得黄——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
“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兄弟。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楣,我都记在账上!你要知道:挨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吗?阿辽沙,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作恶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会掉泪!结果怎么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
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外祖父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残酷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
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目的是什么?(3分)
2. 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童年》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5分)
(五)与“好事情”交往
沉默。秋天的傍晚,五彩缤纷的草木瑟瑟地在凉风中抖动;明净的天空中,有寒鸦驰过。寂静充斥了整个空间,郁郁的心中也无声地凉了下来,人也变得有气无力。只剩下思想在飘荡。
飘荡的思绪裹着忧伤的衣裳,在无垠的天际行走,翻山越岭,越海跨江……我倚着寄食人温暖的身子,透过苹果树的黑树枝仰望泛着红光的天空,注视着在空中飞翔的朱顶雀。我看见几只金翅雀撕碎了干枯的牛蒡花的果实,在里面找花籽吃,看见蓝色的云彩下,老鸦正姗姗地向坟地里的巢飞去……多么美好的自然啊……他深深地吸了口气,问:
“美吗?冷吗?湿吗?啊,多么好啊!”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他说:
“走吧……”
走到花园的门边儿上,他又说:
“你外祖母太好了!”
他闭上眼睛,很清楚地念道:
“上帝给他的惩罚很可怕,他不该听从坏人的话。”
“忠于职守要分善恶,助纣为虐没有好下场。”
“小弟弟,你要记住这些话,要好好地记住!”
他拉着我,问:
“会写字吗?”
“不会。”
“要赶紧学,把你外祖母说的记下来,很有用的……”
我们成了朋友。从那天起,我随时都可以到“好事情”那儿去。我坐在他的破箱子上,不受阻拦地看他熔铅、烧铜,他手里不停地变换着工具:木锉、锉刀、纱布和细线似的锯……他往杯子里倒各种各样的液体,看着它们冒烟。满屋子弥漫呛人的气味儿,他咬着嘴唇不时地朝着书本,不时地唱上那么一句:
沙朗的玫瑰哟……
1.“小弟弟,你要记住这些话,要好好地记住!”这一句话中的“这些话”照应了前文中的外祖母讲的哪个故事?请简要叙述故事梗概。(4分)
2.“好事情”是不讨人喜欢的,请结合原著相关内容说说具体原因。(4分)
3.联系原著相关情节,说说“好事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六)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
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1.请用简结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内容。你如何看待两个舅舅的行为?
2.节选部分描绘了阿廖沙童年生活的环境,为什么阿廖沙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能成长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分析划线部分语言的表达效果?
答 案:
1.高尔基 小茨冈(伊凡 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
2.(3分)外祖父(外公)(1分)示例一: 我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入染缸染成蓝色(2分)。示例二:我染坏了外祖父(外公)的一块布(2分)。
3.(1)自私冷酷 (2)童年 (3)阿廖沙
4.(1)《童年》 高尔基
(2)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人。
5.答:阿廖沙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从小心地善良、是非分明、能爱能恨。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他不畏艰难险阻,即使在穷途末路中也要笑着面对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笑对人生,笑对困难。
6.示例:情节:阿廖沙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体验和感悟:外祖父的残酷、自私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小市民阶层肮脏、龌龊不良的品性。
7.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语段阅读答案:
(一)答案:
1.前苏联 高尔基 《童年》
2.答:这里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和外祖母的宽厚善良
3.①(情节)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甚至疯狂地虐待自己的妻子。
②(感受)这部小说使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氛围中感受到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二)答案:
1.①高尔基 《童年》 ②内容概括:外祖母指挥大家救火。
2. 从选段中可见外祖母在危难面前能果断处理、沉着冷静、舍己为人。这对阿廖沙影响较大。
另外,外祖母很慈祥善良,热爱生活,经常给我讲怜悯穷人和歌颂正义的故事,给阿廖沙很大的触动,照亮了他敏感而孤独的心。(2分)(能够联系名著其他内容,谈到外祖母对我的影响也可)
3. 示例一:《童年》的语言非常形象生动。(1分)例如语段中的写救火场面描写 ( http: / / www.5ykj.com / shti / " \t "http: / / www.5ykj.com / shti / cusan / _blank )栩栩如生,“飞”“大叫” “钻”“躬身”“哑着嗓子”(2分)写出了外祖母动作的麻利,把当时的紧张场面都表现出来。(1分)
示例二:《童年》的语言非常形象生动。(1分)开篇的环境描写 ( http: / / www.5ykj.com / shti / " \t "http: / / www.5ykj.com / shti / cusan / _blank )“猛烈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 黑云在高处升腾,却挡不住天上银白的天河。 白雪成了红雪,墙壁好像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2分)可看出作者在小说中对环境描写得也很细腻,比喻恰当,笔法凝练。(1分)
(三)答案:
1.(1)《童年》高尔基 (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2.①A文段中的外祖母在船上绘声绘色在船上给大家讲故事,体现了她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面。
B文段中因为“我”非常喜欢而且想得到一本《山海经》,没文化的长妈妈居然满足了“我”的想法,体现了长妈妈朴实善良的一面。 ②两人性格中都有仁慈善良的一面
3.①示例:人生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人是我的爸爸。
②爸爸平时对我要求很严厉,他总是要求我做一个诚实的人。有一次,我撒了谎,爸爸用鸡毛掸子重重的打了我,从此,我再不敢撒谎。这是我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
(四)答案:
1、参考示例:安慰“我”,向“我”道歉,让“我”明白他打“我”是为了训诫“我”,希望“我”不要记恨他。 (3分)
2、(5分)参考示例:在“我”眼中,外祖父是一个残暴而又慈爱的人。(2分)对于犯错的孩子和工人,甚至是对相依为命的妻子,他都会狠狠毒打,使孩子们都怕他恨他;然而,他教“我”认字,关心“我”的成长,对不幸的女儿越来越宽容,为给女儿办嫁妆甚至把大房子卖了。(3分) (只写出外祖父残暴、自私、专横的一面,最多得3分)
答案:
1.外祖母讲述的是伊凡勇士和米龙隐士的美好故事(1分)。故事讲述的是勇士伊凡听从凶恶的将军的命令去做一件犯罪的事情——杀死米龙隐士,他认为这就是上帝赐给他的命运,但他最后受到残忍的惩罚,因为他相信命运,向命运屈服。(3分)
2.“好事情” 性格古怪,不合群,他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置身于一群愚昧的人中间,自然不讨人喜欢。(3分)
3.他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一个有着高尚追求的人,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六)答案:
1、两个舅舅为了争夺家产打架斗殴。从中可看出舅舅们自私冷酷,毫无人性。
2:既有善良而坚强的母亲和外祖母的引导,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等人的影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3、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1分)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1分),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1分)
1、《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 》。
2、《童年》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 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祖母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 ,正直的老工人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 (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6、《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7、《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也因为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 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 ,在邪恶中看到 ,在冷酷无情中看到 ,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 。
参考答案:1、高尔基《在人间》 《我的大学》2、阿廖沙 俄罗斯3、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小茨冈 格里戈里 好事情4、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5、“我”(阿廖沙)、外祖母 、外祖父 、舅舅们6、阿廖沙、7、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8、天真烂漫、光明、善良、人性的光芒、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童年》中考真题
【2017长沙市真题】
9.名著阅读(共5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2016·福建省南平卷】
7.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填空。(4分)
他向她扑了过去,抡起拳头没命地打。她躲也不躲,说:“打吧!打吧!打吧!”我从炕上捡起枕头,从炉子上拿起皮靴,没命地向姥爷砸去。可他没注意我扔东西,正忙着踢摔倒在地上的她。水桶把姥爷绊倒了,他跳起来破口大骂,最后恶狠狠地向四周看了看,回他住的顶楼去了。她吃力地站起来,哼哼唧唧地坐在长凳子上,慢慢地整理凌乱的头发……
(1)材料中的“她”是 ,“我”是 。
(2)“我”是如何报复节选中的“他”?请简要概括。
【2016·江苏省连云港卷】
(2)《童年》中“好事情”两次流泪各是在什么场合?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017浙江省金华市真题】
3.名著阅读。(6分)
(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你不是不愿意了吗?”“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去……不知怎的,不自觉的就伸了过去……”
①以上语段出自 ,作者 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2分)
②结合上述语段,说说“小茨冈”是个什么样的人?
【2016·湖北省襄阳卷】
6.不少名著以写下层人物和他们的生活见长。《童年》就是通过讲述主人公阿廖沙在 中长大的童年生活经历,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水浒》更是塑造了众多的草莽英雄,其中,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是 。(2 分)
【2016·甘肃省兰州卷】
5.结合《童年》一书的阅读,回答问题。(3 分)
我又撤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文中的“我”是谁?“我”为什么“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了?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7广西省贵港市真题】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德国的契诃夫,英国的莎士比亚。
B.《陋室铭》、《陈涉世家》、《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世家”“记”“说”都是表示文体。
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庞大复杂的贾府里,能够左右逢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人际交往得体恰当;在她身上,也有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和居心叵测的一面。
【2016·贵州省安顺卷】
②《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他在艰难困苦、令人室息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
【2016·辽宁省沈阳卷】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行路难》。
B.《红岩》中的许云峰和成岗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D.《童年》中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和外祖母去了外祖父家。
【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武松大闹飞云浦”“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B.《童年》中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最大,它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他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
【2017辽宁省辽阳市真题】
6.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其中大闹天宫、大闹五庄观、大闹五台山等故事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B.《骆驼祥子》讲述了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贫困的生活,经历波折,最终沦落到末路的故事。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童年》中的“好事情”是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平等地对待阿廖沙给阿廖沙,给了阿廖沙智力上的启蒙。
D.《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靠机智和勇敢帮助船长平定叛乱,夺回商船,将最坏的几个水手留在岛上,坐船回到了英国,结束了他28年的荒岛生活。
答 案:
【2017长沙市真题】
答案A 解析:A项中“流落荒岛二十八年”为《鲁滨孙漂流记》。
【2016·福建省南平卷】
答案:
7.(4分)(1)外祖母 阿廖沙 (2)外祖父殴打外祖母,打得外祖母的发针都深深地刺进了头皮,我为了替外祖母报仇,把外祖父的宝贝圣象剪了。
【2016·江苏省连云港卷】
6.(2)(4分)①第一次流泪在外祖母家厨房举行的晚会上;原因是“好事情”被外祖母讲的俄罗斯童话故事(关于伊凡勇士和米龙隐士的故事)感动。(2分,,场合1分,原因1分)②第二次流泪在“好事情”整理东西准备搬家的时候,原因是“好事情”要搬家,与理解他的阿廖沙(“我”),心中难过不舍。(2分,场合1分,原因1分)
【2017浙江省金华市真题】
答案:3.(6分)(1)①童年 高尔基
②小茨冈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诚的人。
【2016·湖北省襄阳卷】
6. 苦难(或:磨难):武松。(每空1分,共2分)
【2016·甘肃省兰州卷】
【答案】阿廖沙 因为父亲病死暴躁 乖戾 贪婪 自私
【2017广西省贵港市真题】
答案:A.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坷夫;
【2016·贵州省安顺卷】
【答案】阿廖沙 坚强、勇敢、勇敢、正直或充满爱心的人(答到任何一点均可)
【2016·辽宁省沈阳卷】
答案:C
【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
答案:A
【2017辽宁省辽阳市真题】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童 年》
中考专题复习
成长不可无书,走近名著,与大师的心灵对话,与高贵的精神同行,我们受益匪浅。请完成下面的读书卡。
高尔基 阿廖沙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书名 《童年》 作者 国籍 苏联
主人公 读了《童年》后,我非常敬佩主人公。因为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
真题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以及创作背景。
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及其主题、艺术特色。
《童年》内容简介及赏析
《童年》主要讲述阿廖沙(“我”)三岁到十
岁的童年生活。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
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
生活状况。
如写“我”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
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我”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
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该他出钱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十分注意
倒给他的茶的浓度;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外祖母的宽厚
善(该她出钱买的全是好肉;对着“我”挣来的钱默默流泪)等等。
作家、作品: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1913年到1916年,出版了《童年》和《在人间》,1922年到1923年,又出版了《我的大学》。
代表作有《海燕之歌》、《小市民》、《底层》、《母亲》、《敌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创 作 背 景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基本主题:阿廖沙的成长;还有一个主题是: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并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作品主题
(1)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2)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3)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小说特点:
艺术价值
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但又有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 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童年》故事梗概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
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人 物 形 象
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文章写到他由可爱、弱小 、倔强、执着,逐渐成长为一个坚
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 。外
祖母所讲的故事、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
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
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经常讲一些怜悯穷
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
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
帮工偷东西。
外祖父所招的两个房客
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情节勾连
阿廖沙 ①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嫉恶如仇,对压迫者充满憎恶,对被压迫者充满同情。②好学、求知欲强,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三岁丧父后到外祖父家生活。期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也看到亲人间的争吵打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岁,阿廖沙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嫉恶如仇的正义感激起了他的反抗性,对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他都要奋起反抗。他是在目睹和经历了许许多多残酷、可怕的事情和“铅样沉重的丑事”中成长起来的。
外祖母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外祖母的爱给予阿廖沙坚强的力量,善良、平凡的“普通粗人”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在庇护、关心着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外祖父 有善良的一面,但对金钱的贪婪腐蚀了他的灵魂。随着家业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手下的工人。暗地里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他有两个灵魂:劳动者的灵魂和私有者的灵魂 在《童年》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的“私有者的灵魂”,而且这个灵魂无限地恶性膨胀,达到了异常丑恶、异常可怕和丧失人性的程度。他是书中恶势力的集中代表,是愚昧落后、自私野蛮、目光短浅、因循守旧、人性泯灭等根深蒂固的小市民习气的集中体现者。
小茨冈 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就不择手段 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由于雅可夫舅舅的自私,小茨冈被压死了。
课堂小结
1、作者、作品以及创作背景。
2、作品的基本情节及其主题、艺术特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