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19张PPT)课前回顾练习1、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
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支舰队:
3、20世纪70年代海军装备建设的两项突出成就:
4、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5、人民空军成立的时间:
6、第二炮兵部队组建的时间:7、我国目前装备的主要导弹:
8、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的地点:
9、2016年成立的的五大战区是: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的五大军种是:
11、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的新格局是: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2、新中国为什么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
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
孤立政策,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为了消除不利影响,发展同邻国与亚非独立国家的
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小知识 新中国成立前 毛泽东确立的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
不承认原来国民政府与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势力影响后,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3、一边倒:
旗帜鲜明地反对倒向帝国主义或走第三道路的幻想,明确指出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
这三个方针确立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何时由谁首次提出的?1953年底 周恩来 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何时被哪三个国家总理共 同倡导?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1954年
中国 周恩来、印度 尼赫鲁、缅甸 吴努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思考:新中国的外交与旧中国的外交有什么区别?旧中国屈辱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新中国外交
独立、自主、和平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周恩来为什么出席万隆会议?2、万隆会议是何时召开的?参会国家?1955年 亚非新兴的独立国家 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五国发起。
除了五个发起国之外,参加会议的还有阿富汗、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也门。3、万隆会议有什么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方针?“求同存异”的方针
会议期间,受帝国主义挑拨的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为了戳穿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化解与会各国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什么是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指的是:寻求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万隆会议期间参会各国的求同存异
“同”指的是:过去有着相同或类似的命运,当前都有着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捍卫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加强经济交流的共同任务。
“异”指的是:亚非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多数是资本主义国家。6、万隆会议的召开对中国有什么积极影响?5、求同存异方针产生了什么作用?改变了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促进了会议朝
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的 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总理也是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他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请你根据所学概括一下他的外交成就?1、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访问印缅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孤立中国封锁禁运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出:1953年 周恩来
发展:1954年 中印缅共同倡导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万隆会议1955年 印尼万隆召开
周恩来出席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外交政策外交环境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课堂巩固练习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2、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禁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
5、1954年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三国总理:
6、被各国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7、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