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 原 因
(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的重要性
(2)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黄河、淮河、运河经过长期精心治理,基本上消除了黄河中下游各省多年的水患威胁。疏通运河使南北水路交通和漕运得以畅行。
《康熙治水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 表 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兴修水利工程,治理大河
(3)改进粮食种植技术、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江南地区试种双季稻以后,亩产提高几乎一倍。康熙时期,在北方的京、津地区试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北方水稻产量也不断提高。
双季稻
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重要食粮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 意 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代前期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代的制瓷工艺较明代又有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创制了珐琅彩和粉彩。
丝织业
棉纺织业
制瓷业
苏州 南京
由南到北 松江布
景德镇 青花瓷
为什么清朝没有大规模的造船业中心?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商 业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苏州、扬州等)
(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每年全国各地的游客会来到山西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一饱眼福”。他们观赏乔家大院的建筑,品味晋商文化,想象晋商的富有。
商人
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徽商 晋商
北京 苏州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山西晋商八大家
乔常曹侯渠亢范孔八大家
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1、原 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分组讨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
三、人口的增长
2、带来的问题
人地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发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