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考纲解读一、考纲要求
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
二、命题规律
1.题量及分值:广东省中考词语运用题量为1小题,分值为3分。
2.命题形式:词语运用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
①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恰当。
②正确辨析、选用词语。
考纲解读 注意: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广东省中考词语运用考查的都是“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恰当”这种题型,但我们在复习时两种题型都应重视。
3.考查内容:考查涉及的词语多为常用词语,包括二字词语、成语、俗语、关联词语等。试题设置的语言情境,或是课本中的原句,或涉及当下的社会热点,或与地方文化相联系,或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等等。真题回放1.(2017·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之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 ·· · · · · · · ·
· · · ·
真题回放★参考答案
1.C(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这里用在建造莫高窟艺术宫殿上不合适,应改为“前赴后继”)真题回放2.(2016·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
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 ·· · · · · · · · · · · · 真题回放★参考答案
2.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修饰讲语法)真题回放3.(2015·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 ·· · · · · · · · · · · · 真题回放★参考答案
3.D(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修饰情节,应改为“跌宕起伏”)答题技巧 要想顺利解答词语运用这道题,我们应注意积累,扩大词汇量。中考试题中要求我们辨别的词语都是课本中学过的或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所以我们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词义的把握是词语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丰富词汇量,能增强我们的语言感受力,也能较好地解释清楚词义或辨析清楚词语间的细微差别。在中考备考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答题技巧一、正确辨别课文原句中的词语
从近几年广东省中考词语运用题来看,前两个选项是课文中的原句,如果熟悉课文,这两个选项应该很容易辨别,但如果对课文不熟悉则会有一定的迷惑性。例如:
(2017·广东省)试题和(2016·广东省)试题的词语运用四个选项虽不是课文原句,但考查的词语均来自课内。
答题技巧 (2017·广东省)试题的A项“相宜”出自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项“滞留”出自八下《列夫·托尔斯泰》,C项“前仆后继”出自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而D项“精益求精”则出自部编版新教材七上《纪念白求恩》。
(2016·广东省)试题的A项“收敛”出自七上《蝉》,B项“建树”出自七下《真正的英雄》,C项“惟妙惟肖”出自八上《中国石拱桥》,D项“鹤立鸡群”出自八下《列夫·托尔斯泰》。答题技巧 因此,我们要重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这个词语所在的课文原句。我们可以利用早读时间熟读这些重点词语所在的原句,通过品读原句,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答题技巧二、正确辨别近义词
1.看词义的适用范围
如(2011·广州市)试题: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____(年纪 年龄)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
这道题考查“年纪”与“年龄”的辨析。“年纪”特指人的年龄、岁数;“年龄”则既可指人的岁数,也可以指动植物已经生存的年数。这里要与“古榕树”搭配,应选“年龄”。答题技巧2.看词义的轻重差别
如(2013·佛山市)试题:我的心里一直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______(训斥 训诫)。
这道题考查“训斥”与“训诫”的辨析。两词都有劝诫之意,但是“训斥”一词还含有“斥责”之意,语义更重一点,所以应选“训诫”。答题技巧3.看词语的搭配习惯
如“敏锐”与“敏感”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敏锐”一般和“观察力”“目光”等词语搭配,而“敏感”一般和“神经”等词语搭配。4.看词语的词性功能
如“爱好”(名词、动词)与“兴趣”(名词),“妨碍”(动词、名词)与“妨害”(动词),等等。答题技巧5.从感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是贬义词。这种类型的还有“爱护、保护、庇护”,“号令、指使、唆使”,“牺牲、死亡、丧命”等。答题技巧三、正确辨别成语
辨别成语的使用是否恰当,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答题技巧四、易混词辨析
1.意义相近,使用时发生混淆。(这种情况的辨析方法在上面已经分析到,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2.外形相似,使用时发生混淆。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从词义上加以区分。答题技巧【例】“沉淀、沉积”
①“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或指沉淀到溶液底层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比如:情感需要沉淀,才能写出好诗来。
②“沉积”指物质在溶液中沉淀后积累起来。比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
两词从本义角度更易理解区分。答题技巧3.同音词的混淆。有些词语读音相同,如果平时复习的时候不够用心,在运用的时候就会模棱两可,拿不准答案。这除了要求我们平时用心学习之外,还是要学会联系句子理解词义,从意义上加以区分。
答题技巧【例】①“暴发、爆发”
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发革命”以及“爆发力”等不能用前者。
②“扶养、抚养”
两词都有供养的意思。但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只能用“扶养”。“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含有教养、爱护的意思。 知识储备一、易混淆的二字词语词义辨析
1.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截至9月中旬。
2.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如:跨越界线。
界限:尽头处;限度。如:他的野心没有界限。
3.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深刻细致地观察,目的是探
求本质。如:考察南极。
考查:以一定的标准去检查、衡量,目的是评定或
审核或是追本溯源。如:考查业务。· ·· ·· ·· ·· ·· ·知识储备4.启示:既是动词,也是名词,启发。如:①这篇文
章给人很大的启示。②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启事:名词,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如:征稿启事。
5.作客: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如:作客他乡。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到亲戚家做客。
· ·· ·· ·· ·· ·知识储备6.权力:①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一切权力源于人
民。
②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他的权力太
大。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跟“义务”相对)。如:男女平等的权利。· ·· ·· ·知识储备7.溶化:固体物质在液体中化开。如:糖溶化在水中。
熔化: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冰、雪等)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8.声明:①动词,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名词,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动词,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 ·· ·· ·· ·· ·知识储备9.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如:时事政治。
10.施行: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执行。如:本部法律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
实行责任制。
11.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
物名称。如:奥斯卡奖提名。
题名:写上名字。如:金榜题名。· ·· ·· ·· ·· ·· ·知识储备12.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
户。
②突然发作。如:突然的暴雨使山洪暴发。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
迸出。如:火山爆发。
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人群
中爆发出一阵笑声。
13.推脱:推卸。如: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如:他推托病了,不肯来。· ·· ·· ·· ·· ·· ·知识储备14.包含:里边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5.必须:副词。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
定要。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加强命令语气。如:你必须离开。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如:煤和铁是
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 ·· ·· ·· ·知识储备14.包含:里边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5.必须:副词。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
定要。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加强命令语气。如:你必须离开。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如:煤和铁是
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 ·· ·· ·· ·知识储备14.包含:里边含有。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15.必须:副词。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
定要。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加强命令语气。如:你必须离开。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如:煤和铁是
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 ·· ·· ·· ·知识储备16.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他出生在甲
子年。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
阶层)。如:出身于工人家庭。
17.度过:过(指时间)。如:度过美好的春天。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点、
危机等。如:渡过难关。· ·· ·· ·· ·知识储备18.遏制:着重于“制”,制止、控制,使不发作,
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如:
遏制心中的怒火。
遏止:着重于“止”,阻止。如:改革的大潮是
无法遏止的。
· ·· ·知识储备19.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如: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
这部小说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
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如: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 ·· ·知识储备20.牟取:谋取(名利),指赚取非法的利益。含贬义。
如:牟取暴利。
谋取:设法取得。中性词。如:谋取利益。
21.化妆: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中学生是不允
许化妆的。
化装:①演员修饰容貌。如:化装师。
②改变装束、容貌;假扮。如:化装舞会。· ·· ·· ·· ·· ·知识储备22.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如:告知委曲。
委屈:①形容词,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
心里难过。如:他感到很委屈。
②动词,使人受到委屈。
如:对不起,委屈你了。
23.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如:组织形式。
形势:事物发展的状况。如:形势大好。· ·· ·· ·· ·· ·知识储备24.国事:①国家大事。如:关心国事。
②国家之间的事务。如:国事访问。
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25.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着重指造成
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如:妨碍交通。
妨害:有害于,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如:
吸烟妨害健康。· ·· ·· ·· ·· ·知识储备二、易混淆的成语词义辨析
1.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非常吃
惊。强调客观效果。
2.不以为然:不赞同,不认为是对的。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3.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
知识储备4.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表演等生动形象的样子。
5.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意味深长:说话含蓄,带有深意。
6.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7.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
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知识储备8.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
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9.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10.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知识储备三、经常被误用的成语词义辨析
1.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不能用
来形容自然景物。与此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
愚昧无知。不能误解为不可理解。
4.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形容其他事物。
5.抛砖引玉:比喻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谦
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知识储备6.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
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7.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
境地。不能与“苦口婆心”相混淆。
8.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
笑起来”。
9.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
以理解或原谅。与“无可非议”(没有什么
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程度不同。知识储备10.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不能用于表示
人很多的情景。
11.石破天惊: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误用于形容消息惊人。
12.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常
误用于待客。类似的词还有“举案齐眉”。
13.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能理解为“没
有成功”。
知识储备14.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
等美好漂亮。
15.炙手可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不
能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16.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能理解为
“首先”。
1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能理解为毫不犹
豫地干坏事。
知识储备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
于时间等。
19.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
满意。
20.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不能用来
指男生。
21.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比较小。
22.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地说个
不停。
知识储备23.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
如。不能说“显得相形见绌”。
24.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只
能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
25.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地涌现。褒义词。常
误用为贬义。
26.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常
误用为见到不好的事物。
27.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知识储备28.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不能用来指
一切倡导人。
29.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主语不
能是一个人。
30.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
洞。它用于形容说话人,易误解为
“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的意思和感彩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