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1.建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5.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6、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7、2001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WTO)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
(1)时间:1982年9月。
(2)内容:
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共十二大1982年2、中共十三大
(1)时间:1987年。
(2)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成了伟大的转折。
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南方谈话
(1)时间地点:
1992年1、2月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
(2)内容:
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3)判断标准:
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5)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理论的含义: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3.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10月。
(2)内容: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影响: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9月。
(2)内容:
大会规定:中共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南巡讲话 1992年初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实现了第二步战略部署,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实施“十五”计划和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了到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姓“资”姓“社”等问题。解决: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面对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才是硬道理。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时代》周刊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美国是朋友,还是敌人?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 这是1983年9月26日,标题是:邓小平走出了毛的阴影(或者说邓小平排除了毛的错误影响)。 1985年9月23日,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中共十六大
(1)时间:
2002年11月。
(2)内容: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个代表”指: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共十八大
(1)时间:
2012年11月。
(2)内容: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3.中共十九大
(1)时间:2017年10月。
(2)内容: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小结:
1、 提出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邓小平理论
5、中共十五大 规定: 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
6、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指: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中共十八大
确立了 的历史地位,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 。
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 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
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1】 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是什么?我国现在已进入什么阶段?
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现在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目标。【问题2】 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结论,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愿。1.某县一农户的墙上还留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应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D练习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B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会议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锦涛BC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不包括( )
A.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会议为(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DD7.请将关于邓小平理论的结构图填写完整。 1982 十三大 一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