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教案+学案+练习)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29 10:59:57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
【学习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4.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2—73,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眼和病毒性结膜炎都是眼睛的疾病,它们的病因是否相同?它们是否都有传染性?
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病原体?结核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蛔虫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合作交流:
近几年来,我国流行过哪些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你能说出引起这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吗?
探究任务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第73页的“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2.资料二中甲肝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
合作交流:
你能说出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探究任务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第75页到76页的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三个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2.预防传染病,要采取哪些措施?
合作交流:
2010年秋季,“红眼病”在临沂市许多学校流行,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应怎样有效地预防?
【拓展提升】
选择题:
1.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2.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3.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 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
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 D、生吃瓜果要洗净
二、非选择题:
2009年春季,“甲流”开始在全世界蔓延。这是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该病来势凶猛,蔓延迅速,危害极大,传染性极强。对此,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环境严格消毒,加快研制疫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甲流”,并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引起“甲流”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其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预防措施中,隔离病人和疑似病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快研制疫苗,给健康人注射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国内的传播,我国卫生部发布了《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其中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这一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均不正确
(4)“甲流”的流行需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
附:参考答案
探究任务一: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自主探究
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无传染性;病毒性结膜炎是由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有传染性。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蛔虫病的病原体是蛔虫卵或蛔虫等。
合作交流
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甲流等。
非典的病原体是SARS病毒;禽流感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EVT1,甲流的病原体是甲型 H1N1病毒。
探究任务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自主探究
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原因是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大量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可能患流感。老人和孩子更易患流感是因为老人孩子的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更易患流感。
2.分开的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上等餐具上的肝炎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消毒的目的是杀死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合作交流
病原体:H7N9禽流感病毒。传染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食物传播
易感人群:接触禽流感病毒的人
预防:避免接触病禽,将家禽高温煮熟后食用等。
探究任务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探究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合作交流
认真洗手、洗脸;不和他人共用毛巾、脸盆;不随意揉眼睛等。
【拓展提升】
选择题:
1. A 2.D 3. C
二、非选择题
(1)甲型H1N1病毒 甲流患者及携带者
(2)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3)BA
(4)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及其预防》当堂达标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恶性肿瘤 B.糖尿病?C.流感??D.白化病
2.非洲国家安哥拉爆发黄热病疫情,该病由蚊子携带黄热病毒传播。蚊子和黄热病毒分别属于( )
A.传染源、病原体??B.传播途径、传染源???
C.病原体、传染源??D.传播途径、病原体
3.20世纪末上海人吃一种叫毛蚶的动物,导致甲肝在人群中大面积爆发,毛蚶起到的作用是(  )
传染源 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4.某班一位同学患了流感,则流感,流感病人,含流感病人飞沫的空气,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①病原体 ②传染源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①②③④??B.?①⑤③④?
C.?④②③①??D.?②⑤③①
5.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
B.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 C.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
D.隔离病人
6.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B.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C.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D.水传播和虫媒传播
7.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
二、非选择题
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据3月1日报道,××市发现两例H7N9禽流感病例,两名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卢某某68岁,于2月24日上午发病,吕某某28岁,于2月23日发病。患者均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病禽或死禽,均有发热、咳嗽、头痛等流感样症状。该市已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正组织力量全力救治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工作,采取系列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H7N9禽流感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_;其中病禽或死禽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必备环节中的________。
(2)不食用未煮熟的禽蛋、禽肉;避免接触禽、蛋及粪便;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等,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以上做法属于________。
(3)该市采取了系统防控措施,如强制关闭活禽市场,焚毁死禽、深埋病禽等,此后没有出现H7N9病例。这说明________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C 5.D 6.A 7.C
二、非选择题
(1)流行性;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控制传染源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4.关注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选择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细菌、病毒,可为什么平时我们都能够健康的生活呢?同时展示学生春游时的照片。
过渡: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呢?今天我们先从身体健康这方面入手,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初步了解健康的内涵。
倾听。
一、什么是传染病
让学生填写本节“想一想,议一议”的表格。
在表格中的疾病中,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是传染病?
提问:这些疾病的病因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疾病能够传染?
对学生的争辩进行解释,说明有些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有多种类型。例如:结膜炎既有病毒性的也有细菌性的。简单解释龋齿的成因。
引导学生总结传染病的概念,教师指导并展示其概念。
4.以狂犬病为例,说明有的传染病可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对学生的表述进行补充,并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5.作简单解释:由病原体导致的疾病都是传染病,但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性不强,或者造成的危害不严重,习惯上就不强调它们是传染病。
6.提问:病原体有哪些类型?
展示多种病原体的图片(结核杆菌、HIV、蛔虫、冠状病毒、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病毒、乙肝病毒、H5N1、H7N9、疟原虫等),并引导学生归类。
填写表格,并将自己患过的其他疾病补充在表格后。
讨论问题,准确说出多种疾病的病因,但对结膜炎、普通感冒、肺炎和痢疾的病原体有争议,部分学生认为龋齿是食物腐蚀导致的。
3.思考后说出: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4.倾听,并提出疑问:龋齿是由细菌导致的,为什么不是传染病?
倾听
6.认识多种病原体及多种传染病。尝试对病原体进行分类: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过渡:传染病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资料1。

2.引导学生归纳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
请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重点内容即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并分析上述概念。
展示教材第72页图8—2下面的三幅图,介绍这三幅图代表的三种传染病:H5N1型禽流感、西尼罗热、手足口病。
请学生阅读第74页资料2。展示甲肝的资料,包括疾病介绍、传播过程等。
带着问题独立阅读资料1。
归纳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甲)、传播途径(唾液、飞沫)、易感人群(乙)。
标记,认识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
进一步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概念。
阅读并分析资料。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提问:研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回忆一下,在甲流流行期间,政府和群众都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呢?
2.认可学生的回答,强调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和勤锻炼等措施易被忽视,但这些措施能增强免疫力,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继续追问:这些措施为什么有效?它们分别是针对甲流流行的哪个环节呢?
3.请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教材图8—3中的六种措施分别属于哪类预防措施。
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4.展示学生校内生活方式(健康或不健康的)的照片。
5.展示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中预防传染病的照片。
6.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要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呢?
展示:蛔虫等消化道传染病,淋病等性传播的资料和预防重点。
1.学生思考后说出隔离患者,戴口罩,居室经常通风,公共设施消毒,勤洗手,接种疫苗,勤锻炼,多喝水,保持充足睡眠等措施。
2.在教师指导下,说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3.阅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组讨论并交流。
4.分析照片,说出其中不健康的方式及改正措施。
5.分析资料,准确说出针对各种传染病,人们采取的预防措施。
观察图文资料,认识到不同传染病的预防重点和方法不同。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请学生阅读教材中《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文,提问:是否将美、俄两国实验室中保存的天花病毒彻底消灭?
阅读和思考,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课件14张PPT。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探究活动一:传染病的概念、特点概念、特点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病毒性结膜炎:由于外来的致病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传染性、
流行性。HIV立体模式图结核杆菌蛔虫卵蛔虫肺结核艾滋病蛔虫病(1)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思考探究活动二: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概念、特点(2)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思考(3)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以上说法有科学道理吗?谈谈你的认识。思考 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4)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必须经过哪些环节?
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思考?啊……嚏!?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讲话、咳嗽、空气传播途径病原体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健康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学以致用:
你能说出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病原体: H7N9禽流感病毒。
传染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食物传播
易感人群:接触禽流感病毒的人
预防:避免接触病禽,将家禽高温煮熟后食用等。隔离患者学生在教室打扫卫生接种疫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探究活动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概念、特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流行三环节预防三措施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综合措施
重点措施
相结合.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