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高考复习-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6 13: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
①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或细节描写等,概括形象特征。
②通用分析周围环境、景物等的烘托作用来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早梅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4、课堂演练(一)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高洁、淡雅、朴素
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结1: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小结2: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
“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