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设计【岳麓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设计【岳麓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6 14:4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十八大等知识。21*cnjy*com
2.能力目标
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借助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21教育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民族生存繁衍的命脉。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继承、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又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容和活力。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生生不息、永不停止,靠的就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数千年来支撑着中华民族从苦难的往昔走到辉煌的今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指引着中国这艘大船破浪向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些耀眼精神的组成,一起走进第l9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www-2-1-cnjy-com
讲授新课: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997年2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走完了他坎坷、光辉的一生。你知道他为中华民族都做出过哪些突出贡献吗?www.21-cn-jy.com
学生思考、回忆总结。
教师总结:记忆回到了l938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国的解放战争开始进入战略反攻。1978年12月,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他还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l992年,南方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怀念。l997年,是国家统一进程中重要的一步,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收回了香港,祖国统一大业又一次获得胜利。2·1·c·n·j·y
1.中共“十五大”召开
1997年,中共“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版权所有:21教育】
五年前,党的“十四大”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进党章,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五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认真实施党的“十四大”上做出的各项重要决策,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使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新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加速构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出处:21教育名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问题:中共“十五大”把什么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邓小平理论。
教师强调:中共“十五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中共“十六大”召开
2002年,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什么目标?把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师强调: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1.和谐社会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我国古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集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强调社会和谐重要性的思想是随处可见的。孔子把社会和谐看作是治国的良方,国泰的象征,民安的体现。首先,他认为“和无寡,安无倾。”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即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好就好在这里。其次,孔子主张推行德刑相济,德主刑辅。孔子强调以德治国,“道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意即治理21cnjy.com
国家要慎重地做事,要讲信用,要节省财力,要热爱人民,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但他也没有忽视刑与法对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我国古代就重视社会的和谐。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之一。在新时期,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怎样提出来的,又有怎样的目标呢?下面我们就具体学习一下。
200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出了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科字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教师明确: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明确: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3.中共“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会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章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21·cn·jy·com
教师强调:在2006年10月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性质和定位、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这一理论体系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共同方向,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执切愿望。【来源:21cnj*y.co*m】
1.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教师明确:
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中共“十八大”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1)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大会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平稳实现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接。
3.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
(1)“十九大”召开的时间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大会召开的主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1-c-n-j-y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上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1*cnjy*com
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对实践的不断总结概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总结。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承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我们现在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持续奋斗。
板书设计
中国特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
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