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温度与内能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温度与内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21 09:53:04

文档简介

《温度与内能》说课材料
                 信阳市九中:黄玉祥
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信阳市九中的黄玉祥。我说课的题目是:
《温度与内能》
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水之旅》学习认识了热现象之后,进一步探究热现象本质的开始篇,由此开始了解内能,了解热的本质。所以本节课在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本节温度只要求学生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知道常见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从温室效应让学生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温度是一切热过程的表观表现,又是生活中的最熟悉的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一,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即已接触过关于温度的概念,了解了常用温度单位及其标定方法。同时学生通过初二物理的学习,也已具备了一定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能力,加之对《水之旅》的学习和来自生活中的众多经验和体验,学生可以比较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热量术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能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难点:用类比法建立内能概念、内能与机械能区别。
说学法
教法:对比法    演示法     探索法
学法:这节课始终围绕着分子、温度、内能、做功、热量等微观、抽象的问题进行讨论,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运用类比法、模型法、转换法、等效法、想像力等科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深入浅出地理解,而且也可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的科学方法,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意义重大,其作用将超越物理知识本身。
通过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热量和功在能量转移和转化中的意义,然后由内能与其它形式能进一步扩展到各种形式能之间的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学生具有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形成用能量的观点看世界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  具:课时1: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自制温度计、冰、盐、酒精灯、火柴
课时2:分子结构模型、打气筒、车内胎、热水杯、冷水杯、红墨水、滴管
课时3:凡土林、铜棒
课件资源:12个视频片断(温室效应、SARS宣传片、红外线测温仪、电偶式测温仪、双金属片测温仪、气体扩散与温度关系、压缩空气做功、气体膨胀做功、返回舱、内能传递实质解说、太阳能热水器)
       3个动画(布朗运动、固液气三态分子运动模型、水的三态变化)
教学过程:(本节我设计为三个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广泛的获取直观形象的材料,也是学习好本节的关键。

第三课时
学生实验: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让学生触摸筒壁感到烫手。讨论形成的原因,学生可能回答是活塞与筒壁摩擦造成的。让学生拔掉进气头打气,再触摸筒壁时几乎感觉不到热了。经过对比学生这时才会想到压缩气体造成的。
演示:用打气筒给饮料瓶打气,(实验装置见课件)会发现灵敏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大。
演示:压缩引火仪,(实验装置见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压缩空气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打气时筒壁发热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老师提示:柴油机的压燃式点火
学生实验: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当打的足够满时,将气门芯拨掉,放气时用手感觉较凉。学生由前面的经验可能猜想到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让学生设计实验: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拨掉饮料瓶上的气门芯,会发现灵敏温度计的示数减小(实验装置见课件)
提示:如果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瓶内装入少量的酒精,拨掉气门芯时,瓶内会出现大量的白雾。(实验装置见课件)
老师提示:内燃机做功冲程及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类似。(以爆玉米花为例说明膨化食品含铅偏多,小孩不易多吃)。
 在上述实验中打气筒壁发热,还有一小部分是由于活塞与筒壁摩擦造成的。生活中摩擦生热还有那些例子?
根据学生回答:看图片“爆胎”
欣赏视频“工作中的电剧”及“神六返回舱返航”
组织学生操作并讨论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有那些办法?
⑴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分类 
①反复弯折 ②用另外的物体与它摩擦 ③在另外物体上摔打 ④在火上烤 等等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二者在改变内能效果上相同。
演示:将铁丝上涂上凡土林,从前到后分别沾上火
柴棒,把铁丝上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会发现火柴棒从温度高的那端向温度低的那端依次掉落。
观看视频“能量的传递”从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两个角度出发,再结合图片“阳光下的冰块”和“火焰上金属块”来说明
热量是内能改变时,通过热传递方式转移的能量,是内能的变化量。
生活中的“热传递”实例:
图片“电冰箱冷冻食物”
图片“烤羊肉串”(烧烤食物不易多吃)
视频“太阳能热水器”(对学生进行节能环保教育)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讨论、交流活动,设计了较多的学生实践活动
             
课件19张PPT。温度与内能信阳市九中:黄玉祥第三课时:改变内能的途径学生探究实验:筒壁发热演示实验:压缩引火仪 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灵敏温度计显示温度计变化)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灵敏温度计显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白气”爆玉米花(膨化食品)摩擦生热实例:(视频)工作中的电剧“神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摩擦生热实例:爆胎古代摩擦生热实例: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实例:学生探究:如何使铁丝温度升高,有那些方法?演示实验:
   将铁丝上涂上凡土林,从前到后分别沾上火柴棒,
把铁丝上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会发现火柴棒从温度
高的那端向温度低的那端依次掉落。能量传递的实质(视频)热传递实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递实例:太阳能热水器(视频)热传递的实例:烤羊肉串(图片)热传递的实例:电冰箱冷冻食物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能源 地热空调 课外活动: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热力学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