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三大改造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为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上日程。改造前期改造政策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基本任务
三大行业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
生产方式
个体生产生产资料
所有制公有制
私有制集体生产
4农业改造我们为什么要对个体农业改造呢?原因1:土改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但是我国永远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需要农民间的合作。
2: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让我们打开历史频道走进老王的故事… 王国范
河北省尊化市西留村乡农民
雇农出身,家境贫寒,
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
具,欣喜若狂地在田间地头竖起属于自己的的地界碑——做了
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
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
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
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
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
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
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
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
无能为力,自己身单力薄,
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
俗话说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颁布了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
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
于是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民加入本村合作社,
并且光荣地成为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
加入合作社以后,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各村民一起兴修水利、
开垦良田。由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
割开的土地又连成一片,这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到来年,
王国范合作社的产量翻了几番。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
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
富又强的国家吗?”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进入高潮,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农业合作化完成。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合作社,手工业合作化完成。资本主义改造方式:和平赎买赎买形式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荣毅仁—红色资本家1916年出生于江芬无锡,父亲荣德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民族资本家,因主要投资面粉加
工业和棉纺织业上,有“面粉纱布大王”之称。1937年,荣毅仁进入其父开办之企业系统。
1956年,荣毅仁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完成公私合营改造。
1979年,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办“中国中际信托投资公司”借中国改革开放春风,
他运用荣氏经营家法,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荣毅仁与国家共赢。
1993年一1998年,荣般仁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荣德生(居中)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间:1956年底意义: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