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朝灭亡的原因
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明
朝
疆
域
图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A、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封诸王,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B、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分散兵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但调兵权归兵部。
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
坐
站
跪
东厂公公
(1)目的:监视官民
(2)机构:
锦衣卫
东 厂
明太祖
明成祖
影响: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设立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锦衣卫校尉金牌 锦衣卫指挥使腰牌
童生
↓(州县院试)
秀才
↓(省级乡试)
举人
↓(中央会试)
贡生(殿试)
进士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明朝乡试试卷
↓
举子看榜图
明朝科考图
隋朝
创立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
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重要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变化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四书章句集注》:由朱熹刊刻。
科举制度日趋严密,考生要求更加严格;考场纪律更加严密;试卷处理流程更加规范。
四、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
政治方面:
迁都北京(1421年)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文化思想方面:
继续实行八股取士
军事方面:
继续实行削藩
厂卫特务机构
削 藩
废 丞 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八股取士
按察司
废行中书省
布政司
都 司
皇 帝
知识分子
藩王
地方
人民
中央
明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措施
群
臣
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五、经济的发展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
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
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明代青花扁壶
徽商的房舍
随堂训练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A
D
C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A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