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中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单元质量测试(试卷+答案)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是生活中几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撬钉子的羊角锤 B.缝纫机的踢脚板
C.开瓶盖的扳手 D.夹核桃的钳子
2.如图所示,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支点是A点 B.费力杠杆,支点是A点
C.省力杠杆,支点是B点 D.费力杠板,支点是B点
3.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4.学校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5.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机械模型。推动硬棒CD或EF,使它们在水平面内绕轴O转动,即可将绳逐渐绕到轴O上,提升重物G.以下正确的是( )
A.滑轮B为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
B.硬棒CD是费力杠杆
C.滑轮A是动滑轮,它的作用是省力
D.重物上升过程中,轴O上增加的绳长小于重物上升的高度
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物体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不计绳重及各种摩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F1=F2 B.F1>F2 C.F1=G1 D.F1>G1+G2
7.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动滑轮(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在绳子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拉着M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质量可忽略)示数为10N.若在M上加放一物块m,要保持M向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在绕过动滑轮绳子的自由端施加一拉力F′,则( )21教育网
A.M运动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加放m前,M受到20N的摩擦力
C.加放m前,M受到10 N的摩擦力
D.加放m后,力F′保持10N不变
8.如图所示是工人提升重物的情景,若不计滑轮所受重力及摩擦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 )
A. B. C. D.
10.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拉力对物体做了48J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1m
B.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2m
C.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物体运动了2.4m
D.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物体运动了4.8m
11.下列几个物体做功的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做了功
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的气体做了功
C.人推箱子,使箱子在水平方向移动,人做了功
D.吊车将吊着的物体水平匀速移动,吊车对物体做了功
12.如图是某同学在体育考试中抛实心球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最高点时,实心球受平衡力作用
B.实心球落地后静止时,实心球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C.实心球抛出后,人对球不再做功
D.在最高点时,实心球的动能为零
13.如图所示,某人挑600牛重物沿长直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米,则该人对重物做的功是( )
A.0 B.5焦耳 C.600焦耳 D.3000焦耳
14.如图所示,初三年级小明同学正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锻炼,试估算他做一次完整的
引体向上运动(从图甲状态到图乙状态),需要做功大约为( )
A.200J B.500J C.800J D.1000J
15.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使重30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轮重15N(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及其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21·cn·jy·com
A.150N 15W B.105N 15W C.150N 10.5W D.105N 31.5W
16.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恒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1m,下列结论中( )www.21-cn-jy.com
①甲图中,10s内力F做功10J
②乙图中,力F做功的功率为10W
③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20N
④甲、乙两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10N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
17.如图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如图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2·1·c·n·j·y
A. B. C. D.
18.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s时间内将重为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F为12.5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 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 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 W
19.如图所示,是自动扶梯把小乐老师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从能量角度分析,小乐老师的( )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20.飞船返回舱在加速穿越稠密的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外部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周围被火焰所包围,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返回舱在此过程中的能量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C.机械能的总量守恒 D.机械能的总量减少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1.如图所示装置中,两支铅笔构成了一个 ,仅用小指就可以轻松的举起很重的书,这时小指远离支点,所用的力若方向不变将 。
2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重均为300N,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动滑轮重及轮与轴的摩擦,则拉力F1= N,拉力F2= N,拉力F3= N。
23.2017年4月3日,如罗斯圣彼得堡地铁接连发生两起爆炸,炸弹产生的冲击力导致地铁严重变形如图所示,这种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 ,人们在通过楼梯逃离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是否做功?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24.钓鱼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如图所示。当有鱼上钩时,鱼竿会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起鱼时,若其他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如钓鱼者将一条重为4N的鱼从水面提高2m,再沿水平方向移3m,在这一过程中,钓鱼者克服鱼的重力做功为 J。
25.如图所示,用手掌托着一个铅球保持静止,此时手掌对铅球 (做功/不做功),若以O点为轴,曲起前臂,慢慢将铅球托起,此时前臂是 (省力/费力)杠杆,这类杠杆的好处是 。
26.“歼﹣1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机,当发动机以1.2×l05N的推力使总质量18吨的“歼﹣10”以二倍声速水平飞行时,1min飞行的距离 m,发动机推力做功 J,它的功率是 W,在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 J。
27.如图所示,重力为50N的木块A在大小为拉力F1作用下,10s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0.5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F1为 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拉力F1端的移动速度为 m/s,F1所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
28.小冯在如图所示的健身运动过程中,脚腕用50N的力使细绳拉着物体A上升,若物体A的质量为4kg,在2s内匀速上升0.4m,则小冯的脚腕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为 J,脚腕对物体A做功的机械效率为 ,脚腕对物体A做的总功的功率为 W.(取g=10N/kg)
29.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 (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评卷人
得 分
三.多选题(共5小题)
30.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31.分别用图中所示的装置甲和乙把同一重物吊到同一高度时( )
A.用装置甲吊起重物比用装置乙省力
B.用装置乙吊起重物比用装置甲省力
C.用装置甲或装置乙吊起重物所用拉力相同
D.用装置乙吊起重物,动力移动的距离比用装置甲大
3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人对手提箱做了功( )
A.人提着手提箱在地面上站着不动
B.人提着手提箱顺着楼梯走上楼
C.人提着手提箱站在沿水平路面前进
D.人提着手提箱乘着电梯上楼
33.粗略的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如图所示,下列的物理量中需要测量的是( )
A.他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34.两年一届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于2015年12月1日在丹麦欧登塞落幕,中国队以8金3银2铜领跑奖牌榜。关于运动员从图所示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接触到蹦床时开始减速
C.所受重力等于弹力时动能最大
D.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
评卷人
得 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明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你认为正确的是 和 。
A.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B.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 C.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36.“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2N,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 ,这是因为 。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①
1
20
2
10
②
2
15
1.5
20
③
3
5
1
15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没有改变平衡螺母的位置从而让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37.某班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刻度尺、斜槽、长木板、小木块、质量和密度不同的小球若干个,同学们所做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
(1)利用图中乙、丙两图,可以验证猜想二,分析可知,图丙实验中小球的质量应为 ,两小球的密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利用图中甲、丙两图,可以验证猜想三,分析可知,实验时两个小球的 和 相同,并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在进行图中甲、丙两图实验时,丙图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为了使木块不滑出木板,需要重新调整丙图的实验,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填写字母)
A.换用表面更粗糙的木板
B.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木块
C.换用质量较小的钢球
D.降低小球滚下时的高度
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8.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200N的物体沿着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5s,求:
(1)物体运动的速度为多少m/s?
(2)拉力做了多少J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
39.一家用小汽车沿着长为5400m的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起点行驶到终点时耗时300s,汽车受到的阻力为4000N.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请用两种方法求解)
40.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为9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物体在10s内被提升1m,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有用功;(2)拉力F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18年初中八年级物理《机械与人》单元质量测试(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B;2.B;3.A;4.B;5.A;6.A;7.B;8.D;9.C;10.C;11.D;12.C;13.A;14.A;15.D;16.A;17.D;18.B;19.D;20.D;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1.杠杆;变小;22.150;100;75;23.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做功;24.形状;大;8;25.不做功;费力;省距离;26.40800;4.896×109;8.16×107;0;27.10;20N;0.1;10;1;28.16;80%;10;29.不变;大于;
三.多选题(共5小题)
30.ABD;31.BD;32.BD;33.ACD;34.AC;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5.右;1;A;B;36.左;2.4;大;动力臂变小了;B;37.2m;不同;质量;密度;当物体的密度和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D;
五.计算题(共3小题)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