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
2、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并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
3、认识乐器:大鼓、小鼓、小提琴、二胡等。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音乐乐器知识的巩固,学生能认识部分打击乐器并亲自演奏,感受其声。
过程与方法目标:
演唱法、聆听法、引导法、示范法。
教学方法:
1.猜谜法 2、演奏法3、教唱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同两边,相互难见面(耳朵)对,是耳朵,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通过它来传递的。那谁来给大家模仿一下,都有那些声音?
教师提示??雷声???风声??小狗? 小猫?
学生模仿 “ 隆隆” “呜……” “汪、汪”“喵、喵” 生活中自己创造的声音 撕纸声……“嘶”……
现在森林里有一群小动物们他们也在寻找声音,你们看!(播放音乐教材上的图片)它们手里拿着好多种乐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都是锣、大鼓、小鼓、小号、小擦、唢呐。
2、大家回答的真好,那你们想不想看看真实的乐器?听听它们的声音呢?
老师今天带来了大鼓、小鼓、还有三角铁,(教师出示部分乐器)请听老师带给大家的三角铁演奏曲目《小星星》,你们听一听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教师演示三种打击乐)
生:叮叮叮的声音。
3、真棒,我们在来听一听大鼓的声音。你们听它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
生:咚咚咚的声音。
对,是咚咚咚的声音,那我们在来听听小鼓。
生:嗵嗵的声音。
二、教唱过程
很好,不同的乐器敲打、演奏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是“{咚咚”很重重的两下,小鼓则是“嗵嗵嗵”的三下,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大鼓和小鼓得歌曲《大鼓小鼓》,首先跟老师朗读一下歌词。
擂起了大鼓,咚 咚
敲起了小鼓,嗵 嗵 嗵,
擂起了大鼓,敲起了小鼓,
咚??? 咚,嗵? 嗵? 嗵。
老师给大家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听的同时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唱大鼓和小鼓?
生:因为大鼓的声音很重,所以就应改唱的重一些,小鼓的声音很有弹性,所以就应该唱的更有弹性一些。
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感觉演唱一遍。(放录音机磁带)
让我们随着音乐作着律动轻声的演唱一遍。
律动处理(引导学生用手脚来表现大鼓、小鼓声)
“咚 咚”轻轻的跺二下脚
“嗵 嗵 嗵”拍三下手
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在来一遍,做的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用大鼓和小鼓给大家伴奏。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前敲大鼓、小鼓、全班齐唱。
让我们分成两组,男生来演唱大鼓,女生来演唱小鼓,最后一段一起唱。
这里还有一群小动物和小朋友它们也在表演,它们想和前面的那些小动物进行比赛,你们看!(播放音乐教材上的图片)它们手里的乐器都有什么?
生:小提琴、二胡、木琴、琵琶。
三、课后小结
同学们,看来我们的耳朵不仅仅可以听到到大自然的雷声、风声、动物声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还可以听到美妙的乐器声音,以后,让我们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倾听来自我们周围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世界。
四、教学反思
学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掌握了简单的乐器认识,但是整体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在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聆听,没有完全的创造安静的氛围;三角铁、大鼓、小鼓的知识也不应该一代而过,应该更加具体的介绍使用才对;对于歌唱时的分组演唱应该分为老师演唱前半部分,学生演唱大鼓小鼓的声音,那样效果会更好。
课件7张PPT。大鼓和小鼓手
鼓
定音鼓爵士鼓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3 3 3 1 13 3 3 1 1 5 5 5 5 56 5 5 3 35 3 3 2 2 1 1 1mf1=Ffffppp擂 起了 大鼓 咚 咚, 敲 起了 小 鼓 嗵 嗵 嗵。擂 起 了 大 鼓,敲 起了 小鼓,咚 咚 嗵嗵嗵大鼓和小鼓敲起了小鼓咚 咚 嗵 嗵 嗵擂起了大鼓敲起了小鼓嗵嗵嗵,擂起了大鼓敲起了小鼓咚 咚 嗵 嗵 嗵擂起了大鼓咚咚,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了小鼓嗵嗵嗵,课件17张PPT。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 ?????????? 上下是皮肚里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 ????????? ?一打就说咚咚咚。
(猜一乐器)(鼓)大鼓和小鼓鼓铃 鼓八角鼓扁鼓腰鼓朝鲜族长鼓瑶族长鼓大堂鼓小堂鼓大象脚鼓小象脚鼓X X | X X ||XX X | XX X ||咚 咚 |擂 起了 大 鼓 咚 咚, 擂 起了 小 鼓 嗵 嗵 嗵,擂 起了 大 鼓 ,擂 起了 小鼓, 咚 咚, 嗵 嗵 嗵。大鼓和小鼓1=F大鼓结构
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组成。
鼓的材料,鼓身∶初期有金(金属)、玉、木、石等种种制品。一直到现代,则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马、猪皮等制造。用金属制造的叫“钲鼓”,用石料制造的叫“石鼓”,兽皮制成的称为“皮鼓”。鼓圈和鼓卡:多用铝合金制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条、布料或绒毡,呈球状。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状多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手鼓则于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
大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 变化。用鼓棰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
现代大鼓起源于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称大军鼓,中世纪时传入欧洲。是军乐队、管弦乐队和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几乎不作独奏,而是参与合奏或衬托乐队和声的伴奏乐器, 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乐队的低音声部更加充实、丰满,而且为整个乐队带来一种气势,增添了活力。
小鼓简介
各民族的小鼓,因流行地域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在形制上也有区别,它们多用于民族传统节日、婚丧喜庆场合、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
属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发音频率高于大鼓。音色清晰、明快,并伴有沙沙的声音,别具特色。演奏方式分为单奏、双奏和滚奏三种,其中滚奏法最具小鼓特色,双棰极迅速地交替敲击,发出颗粒清晰的音响,各种处理效果(如轻重、缓急的区别) 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小鼓无固定音高,用一线记谱。小鼓的奏法与大鼓基本相同,但由于鼓面较小,音色的变化不如大鼓明显。小鼓用于演奏较密集的音型。小鼓击音比大鼓高,声音较结实,余音较短。小鼓常参加合奏或伴奏,与其它敲击乐器同时或交替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