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悟谜语的音乐表达乐趣,体验木偶表演的童趣。
能力目标: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和用谜语编创的音乐游戏。
情感目标:感受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所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体验步态舞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童趣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感悟谜语的音乐表达的乐趣,体验木偶表演的童趣。
难点: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和用谜语编创的音乐游戏,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歌曲感受和体验。
2、乐曲的感受和体验。
3、编创活动初听《猜调》。
设问:你能否听出歌曲中问的是什么?答的是什么?
二、深入学习。
1、再听《猜调》歌曲。
2、思考并描述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3、复听歌曲了解歌词内容,介绍歌曲的地方色彩。
4、跟着歌曲小声地哼唱。
5、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走路的姿态?
6、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7、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8、介绍云南和歌曲相关知识。
《猜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引出一连串排比式问句。“什么长,长上天……”连珠炮似地向对方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全曲从最高音“1”开始,一直到最低音“5”结束,速度加快,9个小节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答句同样显示出思路的敏捷、语言的准确和丰富的生活知识。
歌曲的旋律采用六声徵调式,音域在十一度以内。旋律与歌词的配合天衣无缝。全曲节奏紧凑,自第三小节起不断将第二小节的旋律变化重复或加花。9小节的旋律流利酣畅。尾部旋律加装饰音后,更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
三、综合练习。
1、聆听第一部分音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用肢体和面部表情做无声的动作。
2、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并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3、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4、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怎样的形象?
5、综合表演: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四、小结。
教师总结,下课。
课件7张PPT。 田光,原名银山。作曲家。直隶(今河北)饶阳人。田光从事音乐编辑工作和歌曲创作工作50余年,创作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北京颂歌》、《美好的赞歌》、《井冈山颂》、《渤海渔歌》、《草原夜歌》等近3000首歌曲。最为著名的是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创作的《北京颂歌》,曾在我国广为传唱。田 光 奥地利不止环境优美,还是音乐之乡,那里有着许许多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比如:莫扎特,舒伯特等等。
那里的孩子歌声也特别美,童声合唱还是他们国家的国宝呢,奥地利的杜鹃在这样的陶冶下,歌声也特别清脆动听。让我们做出最端正的唱歌姿势,拿出最美的歌声再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奥地利童谣 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1921)是一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对法国乐坛及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重要的作品有《动物狂欢节》、《骷髅之舞》、《参孙与大利拉》等。潺潺的溪流奇形怪状的山石茂密的树林浪漫的嬉戏 《猜调》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猜调一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什么长长长上天,
什么插在水中间,
什么有腿不走路,
什么有嘴不唱歌?
小乖乖呀么小乖乖,
我们这就猜出来,
高楼长长长上天,
桥墩插在水中间,
板凳有腿不走路,
喇叭有嘴不唱歌。猜调二小乖乖来小乖乖,
我们说给你们猜。
哪样团,团上天,
哪样团团海中间,
哪样团团卖街前,
哪样团团妹跟前?
小乖乖来小乖乖,
你们说来我们猜。
月亮团,团上天,
荷叶团团海中间,
粑粑团团卖街前,
镜子团团妹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