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调》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猜调》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04-27 09:30:41

文档简介

《猜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西南边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师: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云南,那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是一个神仙都向往的彩云之地。我们现在听的这首歌,就是云南地区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曲,我们用心的听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三、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师: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呀?
速度越来越快了——真棒。
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开心——非常好。
师:真是首有趣的歌曲。
2、复听《猜调》。
师: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老师唱)。
谁听出来了?举手来告诉老师。
师:听的真仔细,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看看同学们都说对了没有?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填歌词,念歌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皆念“该”。)
刚才,我们听了2段的歌词,老师把第三段的歌词留给大家,你们也来猜一个吧。
我们刚才经过了念歌词,填歌词,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么呀问句。
第二段呢?答句。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
生:问答歌(对歌。)
师:你们太棒了。
(1)找特点。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
(2)说特点。
(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
问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快,因为想考倒对方。
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者得意的表情。
“我们说给你们猜”中“说”的下滑音。
(做好板书——“小乖乖”、越问越快、答得也快、结尾下滑音、“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跟进解释。)
(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说)师: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刚才也找到了老师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觉得……有趣,你们发现了吗?
(3)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
师: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找出的特点总结了下,这么多有趣的特点,大家试着唱一唱好吗?(唱的时候注意提示和末尾的装饰音。)
老师弹琴,学生唱。
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师: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是一问一答,问答歌的形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这样的问答歌我们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呢?
生:对唱。
师:对唱?恩,这方式不错,那谁来问谁来答呢?(学生举手。)
师:那刘老师提个建议,男生先问,女生回答好吗?
(跟琴演唱第一段对唱形式)。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自问自答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生齐唱。
师:同学们刚才分段用2种形式演绎了猜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的表演唱,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形式?
师:你们跟他们想到一块了是吗?
《猜调》是儿童的猜谜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这首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问答对歌的活动情趣。
4、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猜调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2段用树叶、古筝演奏的《猜调》,相信又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师:听了这些,你们一定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呢。
四、拓展。
师: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形式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去领略另一种独特的味道吧。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五、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六、下课。
课件9张PPT。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云南童谣你能否听出歌曲中问的是什么?答的是什么?大家再听一次音乐,跟随音乐做你喜欢的动作请同学们上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