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响筒 铃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两种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
2.能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双响筒和铃鼓,能为歌曲伴奏;
2. 能用正确的姿势演奏。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叫什么?一起唱一唱。教师播放《好朋友》音频,学生跟音乐背唱歌曲。教师:唱得很好,咱们用拍手的方式使歌曲显得更有活力,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使歌曲更充满热情呢?
学生回答。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种新的打击乐器,咱们用这些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吧。二、认识双响筒、铃鼓。
“捉迷藏”一
学生分别说出三种乐器名字。
教师总结,说出正确名称“双响筒”“铃鼓”。
学生复述乐器名称。
教师拿乐器实物,请学生观察实物,找出乐器特征,为学生做介绍。
学生认真听教师介绍并观察乐器实物。
三、演奏乐器
“捉迷藏”二
教师演示双响筒、铃鼓。
请学生分组拿乐器讨论演奏方法。
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
四、多声部伴奏
用双响筒、铃鼓。
例:
要求:请你为节奏谱选择乐器。
学生讨论为节奏谱配乐器。
“捉迷藏”三
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评价,让学生分组练习,交换乐器和节奏型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
五、课堂小结
汇报演出,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分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没有乐器的学生徒手伴奏,个别同学做动作演唱歌曲。
同学们的演出让歌曲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了,这些小乐器也功不可没,请不要忘了它们。
课件7张PPT。双响筒 铃鼓铃鼓双响筒铃鼓,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汉等族的打击乐器,也是西方管弦乐队的重要打击乐器之一。维吾尔语称纳格曼达卜(意为歌唱用的手鼓)。朝鲜语称平高。铃鼓演奏
演奏时,多用左手持鼓,以右手手指或手掌击奏。摇动鼓身,可使小钹同时作响。多用于歌唱或舞蹈伴奏,也可用于器乐合奏。组成结构
由鼓框(一圈鼓框上开有若干长条型孔,每个孔中安装有一对小钹;有的铃鼓还在一圈鼓框上悬挂几个。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