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共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7 12: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腾格尔《蒙古人》 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和游牧生活的习惯,使蒙古人成为勇猛能耐的战士。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统一背景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马背上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辽及北宋时期,在蒙古高原上分布着几个强大的游牧部落,如蒙古、塔
塔儿、篾儿乞等,其
中最强盛的、社会发
展程度最高的部落集
团,是漠北中部的克
烈部和西部的乃蛮部。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蒙古帐幕车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族乞颜氏族后裔。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被称为“世界的征服者”。 统一蒙古各部落,奠定蒙古大帝国之基。1995年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
早年历经磨难。9岁时,部落首领的父亲被毒死,地位跌落。18岁时,仇敌又抢走了他的妻子。向仇敌开战,他赢得部落首领之位。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组建12部联军与之大战,结果被他逐一征服,统一了蒙古各部。成吉思汗(1162---1227年)
汗是蒙古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成吉思,原意为大海。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的皇帝。 出身蒙古贵族(孛儿只斤)是能够成为部落首领的基础。父亲也速该纷争中离世,触动了年幼的铁木真,使他决心统一草原。
所有部落都在争夺地盘,残杀弱者时,铁木真允许投奔他而来的弱势氏族饥饿者参加围猎, 并将大部分猎物分给他们。因此他的实力不断扩大。
弱肉强食是蒙古草原的王道, 但要统一草原,想称霸世界,必须有计谋。
他拜克烈部首领王汗为义父,
壮大自己势力。
联合王汗
消灭强劲对手
札木合的部落联合王汗消灭强劲对手札木合的部落札木合王汗2、统一的过程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1206年,铁木真召集蒙古各部贵族在斡难河河源聚会,并被各部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你认为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当时蒙古各部相互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安定。(部落混战,民族压迫;人民渴望和平安宁)(2)成吉思汗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强大的军队)(3)童年的困苦磨难练就了坚强的个人意志和机敏的个人胆识,使他具备了领导能力。
(4)成吉思汗个人优势:睿智勇敢,有远见,善谋略;拥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善待弱者;建章立制,实行千户制度;建立自己直控的精锐武装护卫军;发挥骑兵优势(盔甲皮制,一人配备四匹战马),“来如天坠,去如电逝”;治军严明,下达的命令要绝对服从;重视团队发展,抛弃伤兵受处决;善于学习先进,善待技术俘虏, 集中中原工匠制造兵器战具

2、“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3、“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 ”1、“不要想有人保护你,只有学会靠自己的力量活下来!” ——成吉思汗我们可以从成吉思汗身上学到什么?独立、勇敢、坚强、耐心、机敏……3、统一的意义:统一蒙古族,建立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各部之间长期的混战局面,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为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哈伯斯杂志》 4.巩固统治措施: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千户制,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
还建立司法机构;
创制蒙古文字。
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
族的发展壮大。蒙古武士1、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大业(最重要)。
2、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
3、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压迫。
4、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
5、统治期间,创制了蒙古文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的词句)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 谈谈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灭西夏(1227)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蒙古灭西夏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前病危,遗言要借宋境攻击金。 1227年西夏灭亡。
成吉思汗之死 公元1227年7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清水县六盘山。他临终前向诸子讲述了联宋灭金的战略,同时叮咛诸子在他死后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及避免西夏军因此而增强反抗的斗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攻金灭夏为元建立奠基。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远程奇袭、运动中歼敌等战法,史称“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成吉思汗画像评价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自唐朝后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奠定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成吉思汗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征服,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他作战野蛮残酷,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
金统治者的民族压迫:1、屠杀和贩卖;2、“淫弄毒政”,镇压汉人;3、强制汉人以抵债没身为;4、将汉人当战利品分赐给女真人当奴隶;5、强迫汉人雉发左衽;制移民“实内”。
彪悍的女真人在入主中原之后,习惯了高大的城墙内舒适的生活后,渐渐失去了祖先的血性和强悍。2.蒙古灭金
蒙古和南宋结盟,1234年,蒙古灭金。1232年决战金朝惨败,金哀宗放弃汴京,逃往蔡州。1233年11月,南宋大军前来协助蒙古军队攻城。 1234年正月,宋军攻破蔡州城南门,蒙古攻破西城,双方展开巷战。金军士兵顽强抵抗。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丞相完颜忽斜虎听说皇帝死去,叹息:“我不能死于乱军之手,将投汝水以追随君王!”投 水自尽,手下五百多人也随之跳入汝水殉国。 至此,建国120年的金朝灭亡。 蒙古军队作战,往往是凭借精锐骑兵打围歼战。南宋军队在野战中难以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因而加强长江防御体系,在守城战和防御战中与蒙军较量。蒙军在攻打城市时经
常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
抗,久攻不下,损兵折将
。如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率
军攻打合州,5个月未能
攻下。交战中蒙哥被宋军
的矢击中,伤重而死。3.蒙古和南宋的对峙
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蒙哥: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下。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4.蒙古西征 除对西夏、金、南宋的战争外,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西征。蒙古军队通过3次西征,占领了今天中亚直到欧洲东部的广阔地区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建立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蒙古大帝国东起日本海、西南至波斯湾、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横跨亚欧大陆,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影响:西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地的民族交融,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忽必烈画像 材料: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之孙,监国托雷第四子,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1、忽必烈继承汗位2、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 ——《元史》创年号——建元中统, 标志着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改造蒙古汗国迈出一大步。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实行的是重儒政策,这是由蒙古入主中原初期的形势所决定的。因为仿效汉法改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是为了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1)能够得到汉族地主的认可,有利于蒙古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也是为了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3)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实力的增强。
(4)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3.元朝的建立: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1272年定都大都(北京)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大元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表现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下的志向。 1274年,忽必烈下令20万元兵自汉江入长江,沿长江东下,一路上南宋将领或者纷纷投降,或者望风而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南宋气数已尽。4、元朝的统一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出任赣州知州。元军进逼临安时文天祥散尽家财
招募三万士兵连夜赶去救援。朝廷委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被扣留。他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陆秀夫: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临安被攻陷后,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等继续抗元
文天祥 崖山(今广东新会崖门)海战?是1279年宋元之间的生死决战。最终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3月19日,左丞相陆秀夫眼看“靖康之耻”又要重演,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此役后,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崖山之后无中华崖山海战元统一全国的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②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类远祖阿丹以来屹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主。
——马可.波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乘机逃出后,他赶到福州,招募人马,组织抗元,连续转战于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败元军,先后收复了不少县城。 1278年12月,元军突袭,宋兵全军覆灭,文天祥被俘。元军元帅张弘范钦佩文天祥的骨气,以礼相待,想让他降,被严词拒绝,文天祥将过零丁洋时写的一首诗给了张弘范,以明志。5、文天祥抗元 被押送大都途中,文天祥绝食八天。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劝降,问他的愿望,文回答:“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1282年民间义士数千人,扬言要救文丞相。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慷慨就义,时年47岁。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北京文天祥祠 文天祥有一个信念:精忠报国,不管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在他看来,个人的财产、家庭、名利、官位,与国家和民族大业相比,算不了什么。他有爱国的情感和信念,团结民众,组织义军,全力抗敌,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气节和崇高品德,成为当时人推崇的理想人格。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这样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1)肯定前者是因为统一结束了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赞扬后者是因为元军南下威胁南宋人民的利益,文天祥代表南宋人民的利益,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掠夺,更因为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值得钦佩和学习。
(3)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
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秦(春秋战国)(三 国)(南 北 朝)(辽宋西夏金)
隋元西晋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东海海南河黄大江江龙黑斡难河鄂嫩河大翰耳朵中都临安中兴银川北京杭州温都尔汗西南金南京蔡州襄阳长江开封厓山蒙古军进攻金、西辽、西夏、大理路线元军进攻南宋路线六个年代
三个历史人物:
二件大事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206年统一蒙古
1227年灭西夏
1234年灭金
1271年元朝建立
1276南宋灭亡
1279年完成统一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课堂小结1.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  )
2.“成吉思”是“海”的意思,“成吉思汗”即像海一样的大汗。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价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
A.灭金 B.建立元朝 C.灭南宋 D.统一蒙古CD巩固练习3.“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
A.统一了蒙古各部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他灭掉了南宋
4.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强势崛起,最终完成中国的统一。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DBC5.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开创和完成这一过程的君主分别是(  )
A.李渊和李世民 B.宋太祖和宋高宗
C.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顺治帝和康熙帝C7、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的建立 ④ 西夏、金灭亡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8.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 )
A.推行重农政策 B.下令合并州县
C.重用汉族官吏 D.设立驻藏大臣
BC9.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0.忽必烈继承汗位后,热衷于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下列哪一项不是汉族儒臣给他提的建议(  )
A.“行汉法” B.“行仁政”
C.“不嗜杀” D.“收军权”BD11.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是(  )
A.岳飞和寇准 B.文天祥和寇准
C.岳飞和文天祥 D.岳飞和班超
12.诵读传统经典,提取历史信息。《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材料中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CB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
A.东京 B.临安 C.泉州 D.大都DB15.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忽必烈继承汗位
南宋灭亡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铁木真统一蒙古
西夏灭亡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
西夏灭亡(1227年)
蒙古灭金(1234年)
忽必烈继承汗位(1260年)
元朝建立(1271年)
南宋灭亡(1276年) 16. 比较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功绩分别是什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忽必烈: 建立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