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比热容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
(2)学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严谨的科学品质。
二、设计思路
本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增加学生主动参入的程度和思考深度,充分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倡导学生提出更完善、甚至更好的思路。本知识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比热容的知识点对初中学生来说,还是一个较为抽象难懂的概念,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物质的这一特性的理解。
在本实验中,通过加热相同时间,来观察温度变化是否相同比较方便,便提倡采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但比热容的概念所包含的意义,体现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的热量,但由“加热相同时间,升温不同”
也很容易推出“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既吸热不同”,从而引出比热容的定义,这样就可以将本实验过程简化,学生易于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用比热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水、烧杯、试管、酒精、温度计等。
五、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录像,并提醒学生尽量获取有用信息。
仔细观看录像。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
1、教师询问学生录像中的有关内容,并逐一展示各地气温。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猜想产生现象的原因。
4、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变量的控制,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请代表展示自己的方案。
5、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对学生实验中创新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6、请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实验情况,让学生分析表格,寻找规律,进行总结。若学生探究实验出现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现象教师应对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予鼓励与表扬,并做相应处理。
学生回答。
学生提问。
学生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展示。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交流讨论并寻找规律,总结结论。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控制变量这一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不时地进行渗透。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与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并非一帆风顺,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
比热容的概念与单位
比热容表
物理意义
教师规范物理概念,并引导学生发现比热容表的一些特点。
学会查比热容表,并解释物质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比热容的概念较为抽象,通过解释其意义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
物理知识应用
播放一段沿海与内陆温差区别的视频。
展示海路风形成原因的图片。
展示安庆市市区图,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热岛效应。
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开头提出的问题。
学生交流并解释。
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
从物理走向社会。
用熟悉的环境激发兴趣并培养主人翁意识。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总结。
课后作业
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分析本市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七、板书设计
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
现 象 知识 社会、生活
沙漠地区温差大 比热容 海陆风
C沙=0.92×103 J/(Kg℃)
热岛效应
沿海温差小
C水 =4.2×103 J/( Kg℃)
课件13张PPT。欢迎走进有趣的物理天地
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吐鲁番:广州:福州:海口:28-42 0C25-29 0C
27-32 0C
24-280C
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物质的比热容方法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法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10
10相同
时间快慢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单位:J/(Kg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谢谢指导安徽省新课程物理教学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