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积累文言文词汇。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指导](学习目标:了解《战国策》的文学常识,识记本文重点文言文词汇。)
1.走进《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共33篇,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对于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21教育网
3.根据拼音写汉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yì( )丽。
(2)zhāo( )服衣冠,kuī( )镜,谓其妻曰。
(3)能bàng jī( )于市chāo(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jī( )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谤讥于市朝: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朝服衣冠:
期年之后: 孰视之: 闻寡人之耳者:今齐地方千里: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明日,徐公来:?21cnjy.com
大声朗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找出文中关于邹忌的外貌描绘的语句。
(2)齐国还有没有比邹忌更美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 zōu)忌 谤(bàng)讥 朝(cháo)于齐 昳(yì)丽21·cn·jy·com
B进谏(jiàn) 期(jī)年 衣冠(guàn) 面刺chī)
C窥(kuēi)镜 弗(fó)如 数(shuò)月 暮寝(qǐn)www.21-cn-jy.com
D间(jiàn)进 八尺有(yòu)余 旦(dàn)日 朝廷(tíng)
2、根据所学,按要求完成下列的填空。(一)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闻寡人之耳者 ( )?(二)一词多义。?(1)修?a.乃重修岳阳楼( ) b.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于是入朝见威王( ) d.朝服衣冠??( )?(3)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4)诚?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b.帝感其诚?( )?
(三)找出下列语句中有古今异义现象的,并进行翻译。?
今齐地方千里 (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明日,徐公来。( )?
3.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加点字词要重要解释)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远甚。
[自我评价] 书写 分 准确率:优 良 中 差 心得体会: __
三、教学过程:(第二阶段)
(一)预习检测
师傅结合晚修预习检查结果,汇报预习验收情况。
(二) 朗读感知,师徒合作。(学习目标:走进文本,感知课文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声朗读课文,说说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起因是什么?他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他这件事的?2·1·c·n·j·y
2.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邹忌“暮寝而思之”,“之”代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思”到了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拓展延伸
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
(四)当堂检测
根据要求进行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表明邹忌具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表明齐王纳谏取得初步成效的句子是:
(五)练习巩固
要求:完成导学稿部分的课后巩固练习,师傅检查,给予徒弟相关的评价等级。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
2.学习古人的高超语言技巧,领会邹忌怎样用讽喻来达到劝谏的目的。
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温习指导](学习目标:作品的发生背景,检验本文重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情况。)
1.写作背景: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因素。失去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得到“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的意思。
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旦日,客从外来( )
王之蔽甚矣( ) 能谤讥于市朝( )
3.句子翻译。
(1)朝服衣冠,窥镜。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1教育网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句子是: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
(3)文中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的句子是:
课后巩固练习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解释文中两个“于”的含义: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②皆以美于徐公( )2.“王之蔽甚矣”的正确意思是( )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B.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D.大王您隐蔽得太深了。21cnjy.com
淳于髡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沉湎不治( ) 朝诸县令长( )
2.翻译句子。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3.将此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淳于髡与邹忌在劝谏的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21·cn·jy·com
[自我评价] 书写 分 准确率:优 良 中 差 心得体会: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学过程:(第二阶段)
(一)预习检测
师傅结合晚修温习检查结果,汇报学习验收情况。
(二) 朗读感知,师徒合作。(学习目标:走进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其精神。)
1.大声朗读课文,说说邹忌是通过什么来讽谏齐王的?
2. 请把文中能表现邹忌、齐王性格特点的句子找出来,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拓展延伸
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四)当堂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五)练习巩固
要求:完成导学稿部分的课后巩固练习,师傅检查,给予徒弟相关的评价等级。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流程
内容与目的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分)
导入
内容:师生之间的对话导入文本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情景法、讲授法
师用3′
预习检测
内容:字词梳理,作者作品简介
目的:积累字词,了解作者作品
①前一天晚修自学完成;②简单对答案;?强调易错点。
6′
生4′,师2′
朗读感知
内容:朗读感知,合作交流
目的:古文知识点积累,探究文本
①当堂师傅督促徒弟并与之交流完成;②整理归纳;?师点拨
25′
生15′,师10′
当堂练习
内容:课文内容理解
目的: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
①普做;②师点评;?师傅评价徒弟完成情况
5′
生3′,师2′
布置作业
老师布置
1′,师用
合计
生22′,师18′
《邹忌讽齐王纳谏》
流程
内容与目的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分)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目的:巩固文言知识,加深印象
问答形式
5′
生3′,师2′
朗读感知
内容:朗读感知,合作交流
目的: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①当堂师傅督促徒弟并与之交流完成;②整理归纳;?师点拨
24′
生14′,师10′
拓展延伸
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谈“语言”的技巧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①师徒交流;②教师点拨
6′
生4′,师2′
当堂练习
内容:课文内容、主旨的理解
目的: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知识
①普做;②师点评;?师傅评价徒弟完成情况。
5′
生3′,师2′
布置作业
老师布置
1′,师用
合计
生23′,师17′
课件30张PPT。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解题兼语句邹忌进谏
齐王纳谏讽:婉言规劝
谏: 直言规劝 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工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 谓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长,身高早晨穿戴,名→动照对…说固定句式。“与…相比,
谁更…” 。 孰:副词,谁=甚美。太美了比得上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判断句。标志:……者也。即“信自”。宾语前置第二天又“与…相比,谁更…” 。 孰:副词,谁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补足音节,无意义“…与…孰…”,句式: “与…相比,谁更…” 及、比得上美丽、漂亮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译文: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第二天通假字,“熟”,仔细省略句。(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以为:认为视自,
宾语前置“甚远”太远了在晚上。名→状表顺接,两个动作相连以…为美。(认为…美)意动用法偏爱,形→动对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译文: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他,指徐公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
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实在土地方圆国君旁边的近臣没有因受蒙蔽而不明比 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的的的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对,好当面。名→状指责过失上等的“于市朝谤讥”介词结构后置使…听到。满一年偶然即使“齐王纳谏”这件事所说的议论市朝,公共场合朝见到集市不时,有时候授予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大声朗读课文,说说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起因是什么?他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他这件事的?
答:与徐公比美!妻妾客都赞扬邹忌比徐公美;但是,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的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事相求,所以回答用了一个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邹忌“暮寝而思之”,“之”代指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思”到了什么??
“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这件事,指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
得出的结论是: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1)表明邹忌具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哪句?
(2)表明齐王纳谏取得初步成效的句子是哪句?当堂检测第二课时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古义,长;
今义,修理。
尺:
古义的尺相当于现代的六寸。字词小结(2)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躺而不睡;
今义,泛指睡觉。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字词小结(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
古义,指责,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
(5)明日徐公来。
明日:
古义,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字词小结(6)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处所、地点。
字词小结2、一词多义:
朝
①朝服衣冠
(早晨)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③皆朝于齐
(朝拜)
字词小结
孰
①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谁)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仔细)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字词小结旦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早晨)
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
(第二天)
③岂若吾相邻之旦旦有事哉
(天天)字词小结诚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真诚)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真的)
字词小结间
①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
②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
③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字词小结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
服:穿戴。
(2)名词用作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当面。 字词小结(3)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
美 :认为…美
(4)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
闻: 使……闻
字词小结4、 特殊句式:
字词小结(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忌不自信。(3)朝服衣冠“者”“也”表判断“不信自” ,宾语前置(邹忌)朝服衣冠,省略句字词小结(4)王之蔽甚矣。“蔽”,被蒙蔽。被动句(5)固定格式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朗读感知,师徒合作1.大声朗读课文,说说邹忌是通过什么来讽谏齐王的?
以家庭小事喻国事的办法。
2.请把文中能表现邹忌、齐王性格特点的句子找出来,并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邹忌:善于思考、善于辞令、 勇于进谏。
齐威王:开明君主,勇于纳谏,勇于改过。朗读感知,师徒合作(1)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