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文档属性

名称 7.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05 15: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密度
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2、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学习根据器材设计实验及采用类比方法进行物理知识归纳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确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及其意义。
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 具:天平、相同体积的铁块、相同体积的两铜块、相同体积的两铝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如何调节天平?(动画显示)
2、怎样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由学生回答)
二、引入新课
1、怎样鉴别下列物质?(大屏幕显示)
小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特性,颜色、气味、硬度都是物质的特性,可分辨不同的物质。
2、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同体积的铁块、铝块、木块的质量是否相等?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是否可以鉴别物质?
归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同,它反映了物质的特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质的这种特性——密度。
三、实验探究
(一)密度的概念
设问: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一般不同,对于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利用桌面上给出的器材完成教材中的实验,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小结:① 铁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其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
② 铝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其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
③ 铁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等于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总结归纳: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① 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② 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四、公式的理解
(二)密度的公式
思考: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何计算物质的密度?
(1)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出密度的公式为:
密度=质量/体积
(2)正确理解公式:
ρ=m/V
①公式中ρ、m、V各表示什么?
②同种物质m与V的比值不变,即:同种物质的密度ρ相同,ρ与m、V无关,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ρ不同;密度公式ρ=m/V是密度的定义、计算式,而不是密度的决定式,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物质的密度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③会利用公式进行密度的计算。
④计算时ρ、m、V的单位要统一。
⑤例题: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 m3的铁的密度是多大?
已知:m = 1.97t = 1.97×103kg V = 0.25m3
求:ρ
解:ρ=m/V=1.97×103kg /0.25 m3 = 7.9×103kg/m3
答:这块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
(三)密度的单位
①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的单位组成。
②kg/m3和g/cm3之间的换算。
1 g/cm3=1×10-3 kg/10-6 m3=103 kg/m3.
③水的密度为103 kg/m3表示意思是什么?
表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3 kg.
(四)密度表
引导学生查密度表。
(五)密度的应用
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②可以利用密度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
五、课堂练习
见大屏幕
六、巩固归纳
第一、我们知道了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叫密度,因此,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第二、我们知道了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还有g/cm-3,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Kg/m-3=10-3g/cm-3;第三,我们掌握了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在计算时首先统一单位,然后应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