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的概念、特点、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巩固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计算。
3、熟记水的密度及其意义。
4、会使用天平测质量,会使用量筒测体积。
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
教学重点:
1、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计算。
2、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教学难点:
密度的计算及其测量。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学案、其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
一、物理量
定义 特点 单位及其关系 计算公式 测量
质量m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科学抽象法)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国际单位:千克(kg)换算关系:1吨(t)=103千克(kg)1千克(kg)=103克(g)1克(g)=103毫克(mg) m=ρV m=G/g 天平
体积V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热胀冷缩 国际单位:米3(m3)换算关系:1米3=103分米3(升)=106厘米3(毫升) V=m/ρ 量筒量杯
密度ρ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比值法)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即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不变性与可变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跟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物理意义:每米3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换算关系:1g/cm3=103kg/m3ρ水=103kg/m3=1g/cm3 ρ=m/V注意:单位的配套、ρ、m、V须针对同一物体 工具:天平、量筒原理:ρ=m/V
二、测量工具及其使用
用途 用 法 备注
天 平 测质量m 一、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置于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不动。3、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二、称量:1、将被测物放在左盘。2、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m物=m码+m标3、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拨回到零刻度线。 左物右码
量筒量杯 测体积V 测液体的体积:1、将量筒放在水平台上。2、将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3、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并以凹形底部(凸形顶部)为准。 测固体的体积:1、将量筒放在水平台上。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值为V1。3、将被测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值为V2。 4、V物=V2-V1 读数问题
(二)训练习题
1、下面是用有游码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将被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右盘放砝码,调节游码的位置,使天平平衡。C、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D、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E、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正确的顺序为 。
2、为了测定某种固体的密度,请将下面的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 )将固体没入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2。
( )调节螺母使天平平衡。 (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面刻度V1。
( )算出固体密度ρ=m/V。 (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3、学在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和砝码分别放入左右盘中,发现指针向左偏,他应( )
A、将螺母向右移 B、将螺母向左移 C、将游码向右移 D、将游码向左移
4、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侧偏,他应( )
A、将螺母向右移 B、将螺母向左移 C、将游码向右移 D、将游码向左移
(三)小结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