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三校合作体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2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1~3题:
1.如果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如果右图为海水等温线图,虚线处为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洋流为寒流 B.此洋流可能为加那利寒流
C.此洋流可能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D.此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3.如果右图为高空等压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地近地面为低压 B.M地近地面气温低
C.N地近地面为低压 D.N地近地面气温高
某河流的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4.则河流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相吻合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某位专家设计了一套集水装置称为卡洛里斯凹地,利用特殊的温差条件,夜晚低温时先以氯化钙(干燥剂)来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白天再通过弧形镜面的装置结构聚焦太阳光线,以高温来蒸馏出饮用水。用来吸收水分的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应先放在干凉通风的环境中晾一段时间。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使用这套集水装置的是
A.东北平原 B.南海岛礁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6.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在干凉通风处晾一段时间的主要
目的是
A.吸收水分 B.保持干燥
C.释放有害物质 D.增加空气湿度
7.有人认为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A.成本高,效率低 B.占地广,输水难
C.技术难度大 D.破坏环境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年份,我国华北地区洪涝灾害最明显的是
A.1880年 B.1980年
C.1920年 D.2000年
9.与1960年相比,2000年黄河三角洲
A.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B.泥沙沉积量大,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C.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慢
D.泥沙沉积量小,海岸线前移速度快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11.此次“极涡”南下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 m,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 km2,平均水深140~180 m,最深处达280 m。该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图中b湖,湖面海拔为3690 m)通过河流相通。读图,完成12~14题。
12.的的喀喀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13.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②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
③湖面落差大,流动快
④湖水盐度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若a、b两湖泊中一个为淡水湖,一个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湖湖面南高北低 B.a湖为咸水湖,b湖为淡水湖
C.b湖湖面南高北低 D.a湖为淡水湖,b湖为咸水湖
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河段河道变宽最明显的年份是
A.1989年 B. 1991年 C.2000年 D.2013年
16.导致该河段河道宽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 B.全球气候变暖 C.上游毁林开荒 D.降水年际变化
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A.①、乙 B.②、丙
C.③、沉积岩 D.④、甲
18.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
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
19.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 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
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 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自然景观的四绝。黄山上部和下部的松树外形差异很大(如下图),山下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长,外形像马尾;山上的黄山松每年新发的枝条较短,松针呈扇形放射。黄山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岩石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构成的基岩,岩性坚硬。读图完成20~22题。
20.造成黄山上、下部松树形态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1.黄山怪石形成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A. 搬运、沉积 B. 风化、搬运 C. 风化、侵蚀 D. 侵蚀、沉积
22.黄山山区基岩裸露,土层浅薄,但该地人口稠密。为了提高居民收入,当地应优先发展的产业是
A. 林业 B. 水稻种植业 C. 采矿业 D. 旅游业
黑鹤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大陆。它对栖息生存的环境要求较高,偏好在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沼泽觅食。下图是黑鹤分布与迁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23~25题。
23.黑鹤迁徙到甲地时
A.甲地草木枯黄 B.甲地处在3-4月
C.乙地盛行东南风 D.乙地正值水稻播种
24.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是水鸟越冬地之一,但是黑鹤甚少问津,说明此处
A.人类活动单一 B.环境污染严重 C.鱼虾等食物少 D.栖息地范围小
25.欧洲路线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温带草原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一热带草原
B.温带荒漠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D.温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素有拉萨“东大门”之称,地形为典型的河谷山地,东西向为拉萨河河谷,南北分别为郭嘎拉日山和恰拉山,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达孜县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产区,近些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成了很多农牧产业深加工企业,并促进了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使达孜县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下图为达孜县所处位置图和图示河谷地区夏季日降水量统计图。
材料二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境内居民主要为门巴族、珞巴族,2005年,全县总人口10019人。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三 下图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简述材料一所示河谷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墨脱县降水量远大于达孜县的原因(6分)
(3)简析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的主要原因。(6分)
(4)分析墨脱公路修建时面临的困难(4分)
27.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岛,北距土耳其40公里,东距叙利亚96.55公里,南距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402.3公里。全岛分为三个主要气候区:中部低地平原气候最干热;山区,雨量最大而日照最少;沿海地带介于两者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600毫米,山地可达600—1000毫米,但多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岛上没有常年河流,只有少数间歇河,平时取用地下水。常住人口约117万(2015年)。
(1)分析中部低地平原气候干燥的原因。(6分)
(2)分析塞浦路斯无常年河流的原因。(6分)
(3)有人认为塞浦路斯可以通过大力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 不合理性。(6分)
28.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4分)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4分)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4分)
鄂西南三校合作体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CCAAC 6-10 BACCD 11-15 BAADB
16-20DACBA 21-25 CDABA
非选择题:
26.(1)特征: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原因:该地位于拉萨河河谷,受 山谷风的影 响,夜晚较冷空气沿谷坡下沉,谷底的暖空气被抬升,形成降水。(4分)
(2)墨脱县,布拉马普特拉河走向与西南季风风向一致,利于水汽的深入;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达孜县位于拉萨河谷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6分)
(3)墨脱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山区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明显,生物种群多样;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任答三点得6分)
(4)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多断层发育,地壳不稳定;降水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任答两点得4分)
27. (1)(6分)处于特罗多斯山的背风坡(雨影区);气流下沉,降水较少;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蒸发旺盛;位于岛中心区域,离海较远,水汽更少。
(2)(6分)雨季时间短,降水量不大,河流流量小;旱季时间长,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低;河流缺少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岛屿面积小,河流的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小。(任答3点得6分)
(3)(6分)雨季短,降水量少,下渗量小;旱季时间长,蒸发旺盛,地下径流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加剧水位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海水倒灌;破坏地下水循环,导致水质下降。(任答3点得6分)
28.(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降水少。(4分)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河流流速减慢,(玉石)发生沉积。(4分)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4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