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温度计[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一节温度计[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6-10-17 2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 了解温度计的结构,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液体温度计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指烧杯中的水),同学们对于水是否熟悉,你能说出水有哪些用途吗?你能告诉我水是什么状态的吗?答:液态。大家知不知道水还能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答:冰,水蒸气。问:那它们又是什么状态的呢? 固态,液态(非常好)。
其实,自然界中的许多物体都与水一样,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物质的这种状态的变化叫
第4章 物态变化
那么我们就以水为例,你知道他的状态发生变化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温度。(你们的知识太丰富了)那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 温度计。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第一节 ,温度计
1 温度:
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日常生活中你身边的那些物质温度高,那些物质温度低?答:夏天温度高,冬天温度低;热水温度高,冰的温度低;棉袄的温度高,背心的温度低。(不对的要加以说明)。
师:非常好,夏天很热,我们说他气温高。冬天很冷,我们就说他气温低。所以,温度就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温度值。若有就写上。若没有就出示一张幻灯
片。
例:37
37是温度值,那是什么?
生:是温度的单位。
师:你知道怎么读吗?
生:摄氏度
师:你知道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吗?其他同学有没有知道的?若没人知道,可直接用幻灯片展示,若有人知道待说完后再展示。
师:我们海城地区在冬天的平均气温在18OC左右,你知道它该怎样读吗?
生:零下十八摄氏度。
师:有没有不同的读法呢?
生:负二十摄氏度。
师:我读成零下摄氏二十度行不行呢? 为什么?
生:不行,摄氏度是单位,不能分开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展示幻灯片)
这个表中有一些空白,请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你能将括号中的内容填上吗?想好哪个就填哪个。学生会陆续地填上内容,只有最后一个有些困难,若没有,可说明:这个温度是一个环境的温度,同学们都会知道。我们全球的温度在逐年变暖,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身边环境的变化,今天的课题探究就是一个关于环境温度变化的课题
展示幻灯片
大家对这个课题有兴趣吗?(可找气象局查,电话,也可上网查)
请大家认真的调查,采访,分析以后写出自己的探究报告,交给老师。
师: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教室的气温是多少?
生:大约是 你是怎样知道的。 凭感觉(瞎蒙的)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这种感觉可靠吗?
(学生做实验,并交流,讨论)
得出:人的感觉并不可靠。
师:就是啊,那要想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需要什么?
温度计
师:很多同学都见过甚至使用过温度计,有没有同学想过自己能设计制作一个温度计?没敢想?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设计一个我们自己的温度计。
我们今天用来设计温度计的材料是一个装满红色水的小瓶,中间插有一支细玻璃管,现在每个小组的小瓶已经放在了一个盛水的烧杯中,在他的旁边还有另一个盛水的烧杯。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你能用这个小瓶分辨出另一杯水的温度比这杯水的温度高还是低吗?实际做做看。
生: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另一杯水温度高,因为将小瓶放入另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我们发现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了。
师:你们有没有讨论为什么水柱上升就可以确认温度上升了呢?
生:因为物体的热胀冷缩。
师:有哪些小组讨论和观察的结果与这个小组相同?大家的观察非常仔细,通过小瓶能分辨出这两杯水的温度高低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个小瓶虽然能准确地分辨出两杯水温度的高低,但却不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每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不可以对这个小瓶加以改进,让它可以测出具体的温度值?
生: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刻度怎样刻上去?
我们可以选择玻璃管中间的任意一个地方刻上0
我们可以在现在水柱到达的这个地方刻上0吗?可以
师:如果在这刻上0,那就意味着现在的气温就是0oC,可现在的气温是0摄氏度吗?
生:我们可以先把小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当示数稳定时在水柱表示的位置刻上0,再将小瓶放到沸水中,当示数稳定时在水柱表示的位置刻上100,然后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摄氏度。
如果我在0和100之间不刻100格,只刻50格行不行?
可以,那每一格就表示2摄氏度了。
温度计上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叫做它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温度计测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师:我们的刻度最多只能刻到玻璃管的顶端,所以,这个温度计有一个可以测量的最高温度,同样,他也有一个可以测量的最低温度,我们把它叫做量程。
但我们为了方便,可不可以将它改进一些?大家讨论一下。
生1:我们觉得小瓶太大了,可以将它缩小,更便于携带,另外应将玻璃管的开口封住,以免液体流出来。
生2:我们同意那个设计,但把小瓶缩小了,装的水就减少了,就不能支持很高的水柱,所以,我们小组认为可以将玻璃管做得更细。
师:把玻璃管做得更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做得太细就容易折断,
生1:可以在外面加一个玻璃套。
生2:还可以把细管的壁做的厚一些
生3:我们可以把玻璃管中的水换成热胀冷缩更准确的液体,这样可以使温度计更明显一些。
师:下面请每个组的同学在抽屉里拿出实验室里的温度计,观察一下,我们设计的温度计与真实的温度计相比是一样的吗?
生:是一样的。
师:有没有那个小组发现真实温度计与我们设计的温度计不同的地方?
生:我们发现温度计顶端有一个系绳子的地方。
生:我们发现刻度后面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刻度看得更清楚
生:我们发现细管顶端有一个较大的空间,是为了怕液体冲上去把液体冲破了。
师:设计出了温度计,我们可以进行测量了。每个小组用手中的温度计测量一下桌上这杯热水的温度,并讨论一下,要准确测出液体的温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1:我们认为温度计不能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因为它们和水的温度有可能不一样。
生2:我们认为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数,拿出来后温度就下降了。
生3:我们认为眼睛应该平视,这样读数才准确。
生4:我们小组认为不能把温度计一放进去就读数,因为示数上升有一个过程。
师总结: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眼睛要平视。
师:今天我们一起设计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叫液体温度计,但实际测量中有一些很高的温度,如铁的温度是1535摄氏度能用液体温度计测出来吗?
答:不能
师:所以人们发明了很多其他的温度计,多媒体展示,大家可以阅读课后的科学世界。
课堂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课后作业: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体温计和我们设计的温度计在构造,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将你的设计写出来,与教材介绍的体温计对照,看看你的设计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