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病毒》教案及反思
第一课时
授课内容: 病 毒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7.9.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2、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病毒的种类。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新授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3.教师讲解.
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7.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8.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或查资料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学生们能积极地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