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评: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评: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4-28 15: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   出土了铜镜(  )?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齐家文化遗址
2.21世纪降临之际,我国政府将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命名为“中华世纪鼎”,把它作为中国人民迎接21世纪到来的珍贵礼物送给了联合国。司母戊鼎是哪一时期的青铜器(  )
A.夏朝 B.商朝 C.西汉 D.唐朝
3.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4.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5.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
A.会意 B.象形
C.形声 D.假借
6.识读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据此,请把以上三幅图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1.公元前1600年左右,青铜文化进入灿烂时期;与此同时,商朝出现,历经数百年。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上述材料说明(  )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
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
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
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
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5.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
★6.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1所示青铜器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2)这一文物的出土地因它而得名“鼎都”,你知道这一文物的出土地点吗?
(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想一想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4)观察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7.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什么时期?
(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有何特点?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D 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B 3.A 4.B 5.B
6.参考答案 (1)图1、图2属于石器时代,图3属于青铜时代。
(2)夏、商、西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
培优促能
1.B
2.B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金”指的是青铜,题干中《周礼》记载的是青铜器制造的配方比例。故选B项。
3.A
4.A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识记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商朝”和“书面语”,可判断是甲骨文。
5.A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40%是象形文字,象形是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即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四个选项中,A项是鸡,B项是羊,C项是猪,D项是牛。
6.参考答案 (1)商朝。手工业(青铜铸造业)。
(2)河南安阳。
(3)品种多、工艺精美。
(4)商朝工匠充满聪明才智和协作精神,商朝的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7.参考答案 (1)甲骨文。商周。
(2)龟甲或兽骨。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