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青岛版1.1病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六年级上青岛版1.1病毒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4-30 22: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病 毒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搜集病毒的有关资料,学会查阅、整理各种途径获得科学资料。
2、能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获得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交流,在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
1、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2、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难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病毒的视频资料以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今年的非洲埃博拉爆发的视频,同时提出问题“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和问题吗?”
2、病毒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特别是使人致病的一些病毒。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但是许多的病毒是可以为人所利用的。为了防治病毒性的疾病,为了利用病毒,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它、认识它、掌握它。
(二)、新授  
  首先我们学习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板书课题:病毒)
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最小的病毒只有20毫微米,最大的病毒有300毫微米,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示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挂图或幻灯片)。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其结构是很简单的。
2、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寄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物活性。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进行繁殖,对寄主构成危害。
3、病毒的类型
  按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动物病毒: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
  植物病毒:例如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纺锤体病毒。
  细菌病毒:例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痢疾杆菌噬菌体。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引起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疾病。例如:鸡瘟、猪瘟、人的脊髓灰质炎、烟草的花叶病等等。
  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和防治农业害虫。例如:用来防治松毛虫。
  小结: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简单生物。病毒只有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中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植物、动物、细菌都可被病毒寄生。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病毒可对寄主造成伤害,使寄主致病。如果寄主是人、农作物或牲畜则是有害的;如果寄主是农业害虫则对人有益,故可利用某些动物病毒来防治农业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