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的 平 衡
重庆市巫山县河梁中学:谭 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使学生会应用二力平衡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索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索实验中,渗透物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二力平衡条件
难点:1.二力平衡中的“二力同线”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具:
教师用:演示用弹簧秤,铁架台,滑轮, 钩码;
学生用:A组 带定滑轮光滑的长木板,小车,钩码,细线;
B两只弹簧测力计,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泡沫板;
C带滑轮的木板,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泡沫块,细线,钩码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课件演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静止在路边的人、在空中匀速上升的气球。(让同学充分搜索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举出身边一两个受力物体的实例。)
提问:他们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
[课件演示]教师: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叫平衡力。
教师:我们这节课只研究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平衡的状态。那么物体受怎样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呢?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提出猜想,并用运用我给你们提供的实验器材予以探究。
[课件演示] 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报告单:
探究二力平衡的的条件
实验器材:光滑的木板 钩码 小车 细线
猜 想 结 论 物体的状态 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
学生自主试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实验交流:请A、B、C三组代表到前边演示。
教师:刚才三组代表虽然所使用的器材不一样,但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要使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刚才同学们所演示的是一个物体受两个平衡力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当一个物体在受两个力而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还会满足上面的条件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演示实验 :手在绳端用力F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静止,观察弹簧秤的示数。然后用力拉弹簧秤和物块使之匀速上升,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并比较两次弹簧秤示数的大小。
分析物块受的两个力的大小、两个力的方向、两个力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归纳: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也是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课件演示]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思考:根据学过的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
学生: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课件演示]: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课件演示]: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2、两位同学分别将一车推不动和匀速直线运动比较推力和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3、一架直升飞机重600N,当它静止空气中时所受空气的举力为多少N,当它匀速竖直下落时举力为多少,匀速上升时举力为多少N
二. 反馈练习
1.作用在_____的两个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且在_____上,这两个力就一定平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马拉车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它后面的拖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其中重力与哪个力平衡?
5.我们把一个物体(如西瓜)从地上拿起要比再把它放回地面费力,想想为什么?
三.[课件小结]:1、什么是平衡状态?
2、什么是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课件展示]:生活中平衡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十日星期六
G=30N
F1=30N
F2=30N
f=
G=
F1=20N
[课件演示]
F
F=45N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