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说课课件[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杠杆说课课件[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4-25 08: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说课人: 刘尊良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杠杆的概念及杠杆平衡的条件。
(2)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
杠杆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机械,是今后学习滑轮、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是简单机械的入门课。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操作实验和趣味故事感兴趣,并且对事物的认识开始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掌握杠杆平衡条件。难点: 力臂的概念教学关键:
学会画力臂的方法
做好探索性实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1、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目标为导向、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启发式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课堂教学三为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观察分析规律让学生从中领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
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主每一位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 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2、教具杠杆、支架、钩码、多媒体课件重难点突破措施1、设计一个随堂小实验:
让学生做用尺子(铅笔)撬动文具盒的实验。
2、讨论杠杆的特征:
3、归纳:两力、三点、两臂 设计一个学生分组实验:
1、创设情境,激发实验的动机
2、演示实验,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3、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探索
杠杆 平衡的条件。1、杠杆的概念2、力臂的画法3、杠杆平衡条件1、归纳画力臂的方法
2、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1、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动机、
感知教材2、讲授新课——实施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培养能力3、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感知和认识4、课堂检测——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5、布置作业——运用已培养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1、什么是杠杆:指导学生用铅笔撬动文具盒的实验。教师再明确指出:尺子就是一根杠杆。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实例吗?
2、杠杆平衡条件:设计一个学生课堂探索实验。通过学生实验,学生的独立活动量增加,不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而且也从心理上满足了学生想动手做实验的迫切愿望和教学需要。 归纳总结通过本课学习:
你对杠杆有何认识?
为实现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从中你受到哪些启示?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杠杆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臂的长短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
B、杠杆不一定都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可不在杠杆上;
D、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2、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继续平衡的是……………………………[ ]
A、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B、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中心;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减小为原来的1/2倍。比一比做一做课堂检测6、作图题: 画出下列各图中杠杆的力臂。 3.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牛,阻力是12牛,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
5、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一同学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发现杠杆处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边调,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边调。比一比做一做 课后练习2、3
同学们观察过铁匠剪铁所用的剪子和理发师
所用剪子外形有何不同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作业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