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七颗钻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七颗钻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4-28 19: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懂得关心他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
教法学法:
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交流、发散想象等方法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懂得爱心对社会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 总第6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水的重要。
重、难点:识字,写字;知道水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童年生活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让人向往。而童话故事是我们童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童年生活里不可多得的财富,它那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奇妙的想象总能让我们受到善的启迪,美的熏陶,爱的教育。
2.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组图片,你能想到读过的哪个童话故事?
(1)示课件(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2)出示北斗七星,
师:这是北斗七星,它在浩瀚的夜空给迷路的人们指引着方向。下面,让们来听听它的故事。(放课文朗读)
(3)师:同学们,故事好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强调“颗”字和“钻”字
3.了解作者(示课件)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示词语,认读
干涸 焦渴 水罐 累倒 竟然 舔净
反正 递给 唾沫 涌出 绊倒
凑上去 忍不住 一瞬间
匆匆忙忙 端端正正 喜出望外
咽 哀
(1)自由读
(2)指名读,强调“唾沫”为轻声。“咽”为多音字
(3)指导写字:唾、沫、罐、竟(出示课件)
4.齐读词语
5.指名分段读文,相机正音。
三.、整体感悟
1.再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孩子们,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既然是故事,它就有起因、经过、结果(板书:起因、经过、结果)。那么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再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
2.交流(出示课件提示):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旱灾之大,体会水的重要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2.师:这次旱灾有多大,课文说了几点?
交流,师相机引导:
(1)什么是“干涸”?
生:
师:“涸”就是“干”的意思。我们平常说话一般“井都干了”,在书面语里一般说“干涸”。
(2)“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又有一个词是“干枯”。
生:
师:这里的“枯”就是“干”的意思,平常我们看到花草没有水分了,说“干了”,或者说“蔫了”,写到文章里用这个词——干枯。
(3)体会词语搭配的准确性:
师:河流、水井没有水能叫干枯吗?花草树木没有水能叫干涸吗?“干枯”“干涸”都表示干,但不能用错,这是词语搭配的准确性。
再往下读,还有一个词语。
(4)“焦渴而死”——体会“焦”与“渴”的意思不同:“焦”是干燥到了极点。
“焦渴”的意思是喉咙很干,渴得受不了。喉咙就像冒火了烧焦了一样。
师:旱灾大不大?齐读这一段,男生读,女生读
3.体会表达的有序性
师:为了说明旱灾之大,文中说了几个意思。能不能先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再说“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生——)
师:说得对。我们说话有时候可以随意,但写成文章不可以随意,谁先谁后,它有事理的逻辑在里面。再读这一段
我们读课文就要这样,要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弄得清清楚楚,句子之间的关系弄得明明白白,整个自然段的内容清清楚楚。现 在请你再读这段,想象旱灾之大。
4.指名读,齐读
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样的大旱之年,在一个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去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会发生怎样的事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生字:1字、1音、1词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大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第二课时
(总第6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懂得关心他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新课。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神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最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引导读出神奇的味道。
  重点指导读好以下句子: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屏幕出示)
  ③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④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⑤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屏幕出示)
  4.“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的呢?”(板书:爱心)“迅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把描写小姑娘富有爱心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5.学生交流汇报,着重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④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抓住“哪儿也找不着”、“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咽了一口唾沫”等词句,重点指导朗读,感受这些词句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造──发挥想象
  1.从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学生练写
四、延伸──拓展想象
  介绍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儿童读物,感受童话魅力。
作业设计:
预习20课
听写文中所画词语
板书设计:
18、七颗钻石
神奇: 空水罐 装满水 水没洒 银 金 钻石爱 心
课后反思:
商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