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73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我也给大家说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是什么?
“看来大家对月亮很熟悉,课前,你们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资料,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来你们对月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瞧,月亮多美啊!(屏显并配乐:一幅优美的月光图)那皎洁的月光,富于变化的月形,看着这美丽的月色,你们都会产生哪些遐想呢?(学生汇报)
师:“你们对月球充满了想象和疑惑,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月球,去探索月球的奥秘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请进入‘奔向月球’。”
师:“课前你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已经读过很多遍课文了,我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你们是否会认了。”
指名读带拼音读生字,然后去掉拼音让学生再认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屏显: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的生字)
2.接读课文:
师:“看来生字朋友是难不住你们了,我们来个课文接读吧,请进入‘登陆月球’。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看谁听得最认真。
3.整体感知课文:
师:“听读完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月球的确有很多奥秘,现在就让我们乘上网络快车去进行我们的月球探索吧!”
三、借助网页,理解课文,拓展知识
1.学生自由浏览网页:
师:“课文多有趣啊,请同学们‘登陆月球’精读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进入‘纵览月球’和‘探索宇宙’。
2.根据浏览,理解课文:
师:“请同学们回到‘登陆月球’,通过进一步地阅读课文,你对课文的哪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点拨,学生随机进入课件的相关链接形象直观地加以理解。
3.汇报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到的月球的知识:
师:“通过浏览网页你们还了解到哪些月球的知识?”
学生汇报的内容
师:“你们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月球知识,课前的疑惑解决了吗?
4.观看视频录像,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屏显:两为宇航员登月的实况录像)
师:“月球,真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星球,想随着两位宇航员去月球上看看吗?那就出发吧。
师:“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那样困难,但也没有退缩,他们的探索精神多么可贵啊!”正像他们所说的虽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仅仅是月球,还有火星,我们的祖国也成功地发射了‘神州五号’,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才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课堂小节
师:“你们的话让老师激动不已,你们的志向振奋人心,那就请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第二课时
(总第74课时)
课时目标:
1.感悟课文内容。
2.积累与月球有关的资料。
3.了解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课题,板书: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去探索。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和资料袋:
⑴ (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⑵ 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
⑶ 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⑷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
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⑸ 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咦,他们是怎么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2.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⑴ 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全班交流)
⑵ 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⑶ 在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⑷ 汇报交流。
⑸ 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质疑问难: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学生说)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课件展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3.课后收集一些感兴趣的月球资料与大家交流。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
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齐读)
五、作业
1.抄写课后描写月亮的诗句。
2.搜集资料,办一张月球之谜的小报。
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21、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教后反思:
商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