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
1.A【B急呼—疾呼 C蹬(dēng) D累(lěi)土】
2.A【把“趾高气扬”改为“扬眉吐气”。(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奇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贬义词。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3.C【两个分号改为逗号。】
4.C【A不合逻辑,“投诉无门”的主语应该是“消费者”。B语序不当。“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和“文物所承载的文明”调换。D句式杂糅。“它从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应改为“它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或“它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
5.示例:
维修申请书
校总务处:
301寝室水龙头漏水,请派人前来维修。
申请人:高三(8)班301寝室长陈豪
2018年9月2日
【写明地点“高三(8)班301寝室” 1分,事由“水龙头漏水”1分,遵守应用文格式规范(标题、抬头、落款、时间都具备)1分。若使用“您好”“谢谢”导致表达不得体的,扣1分;字数多于55个,扣1分。】
6. (1)示例:这是两组新老乌鸦喝水对比图。两组漫画中,老一代乌鸦都是衔来小石头填瓶再喝水。左边的一组中,新一代乌鸦直接砸碎瓶子,让水流一地,直接在地上饮水。右边的一组中,新一代乌鸦用吸管伸到瓶子中喝水。老乌鸦说: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呀。【两图信息完整2分,语言流畅1分,不要求跟示例完全一样。】
(2)示例:我喜欢右图的新一代乌鸦。用吸管吸水,一是省时省力,饮水效率高;二是保证了瓶子(即资源)的再利用。它的不足之处是使用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会危害大自然。
【观点明确,1分,全面,1分;评价理由充分或言之成理,1分。】
7. A 【B项原文中的表述是“儿童在7、8岁以前对周围事物发生的原因极感兴趣”,范围被扩大。C项把“向心联想”与“离心联想”弄反了。D项“所以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的客体(概念)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属于因果倒置。】
8.C 【第①段指出本文的论述对象——语言迷信。概括②—⑥段可知本文主要从文化心理角度对语言迷信进行分析。A、B两项阐述主体有误,且“探究”“分析”太宽泛。D项的概括太表面,没有深入文本。】
9. ①人们相信“万物有灵”,想象宇宙万物也有灵魂、情感、意志和语言,能同人沟通信息。②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远古初民分不清人与自然之间、思维主客体之间的不同。③语言符号更好地开拓了人想象的天地,特别是离心联想构成了语言迷信的心理活动基础,把语言置于有神灵的范畴。【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4分。】
10.①采用第一人称,②由当事人叙述,使故事真实可信。③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叙述故事,还有助于抒发“我”作为父亲的痛心、无奈、不舍等感情,④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每点1分,若无结合文本分析则酌情扣分】
11.①小说主要是通过凤霞的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凤霞的思想感情。如小说中开头写凤霞看“我”准备下地立刻准备割草,两次写到凤霞睁圆了眼睛看“我”,因自己被送走而流泪等动作与神态,表现了凤霞的懂事和痛苦。②小说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使形象更加丰满。如凤霞临走前自己过来看“我”,一边走一边哭,身体一直朝着“我”这一情节,不仅更加强化了凤霞的懂事与不舍,也反映了她对命运的微小抗争。③小说还通过侧面描写(其他人物)来烘托人物的形象。如从“我”“心里发虚”“难受得一点力气都没有”“歪了歪头眼泪就掉下来”等描写来表现凤霞被送人的不幸。【每点2分;没有结合文本分析,酌情扣分】
12①小说叙述“我”打有庆的情节一波三折,②从第一次因心软未打到第二次下狠心打,情感从隐忍到爆发,这样有助于积蓄情感力量,③更充分地表现了有庆的姐弟情深,④也更深入地表现“我”的内心痛苦。【每点1分,若无结合文本分析则不给分】
13.①小说节选内容展现了中国农民因为贫穷而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活着的痛苦。②也展现了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表现了活着的艰辛。③还展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的勇敢、善良和深情,表现了活着的美好。【每点2分,内容概括和理解的角度相同,表述相近即可。】
14.B【茂盛的花,名词】
15.D【D均为句末语气词;A.取独/定后的标志;B.在,介词/被,介词;C.表转折,连词/因而,表因果的连词】
16.B【“意在说明文章是不能传世永存的”,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念冲突,本文意在说明单纯雕饰文辞是没有价值的,并没有全面否定文章的价值】
17.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18.(1)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其:代颜回;待:凭借、依靠;“事”“言”分别指功业和著作。以上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没有人不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学者:追求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莫:不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人;而:表转折,可是。以上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9. “出复没”三字更好,改为“伏欲没”就索然无味了。因为“出复没”三字形容逼肖,活现出野雉惊慌逃窜时隐时现的窘态,与下边“惜不发”呼应。
(2分,答“伏欲没”更好的,只要言之成理的,也酌情给分)
20.诗歌通过环境和人物描写,塑造了一个矜持、自信、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善于审情度势的将军形象。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诗歌开头用这一手法烘托出了打猎前猎场的安静肃穆的气氛; ②心理、神态描写:三四句写猎射,通过对将军的心理、神态描写,表现了一个踌躇满志的将军;③侧面描写: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
【人物形象概括2分;分析每点2分,两点即可。要求有手法有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21. 生死(或:人生价值)
22.①不矛盾。②第二则材料表明了孔子在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弄清活着的道理,追求生活的意义,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死后,即热爱生活、珍惜生命。③第一则材料中的杀身成仁是说如果迫不得已,为了维护社会公义和民族大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即舍弃生命而成就仁德,表明仁高于生命,比生命更重要。④但这并不是说,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同人的生命相对立的,相反,仁正是生活的意义所在,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通过践履仁道达到完满的精神境界。【提出观点“不矛盾”,1分;每则分析,各1分,说明不矛盾所在,1分,言之成理即可】
23.(1)博我以文 欲罢不能
(2)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3)天高地迥 识盈虚之有数
(4)愿陛下矜悯愚诚 臣生当陨首
(5)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24.依据浙江省2017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43分。
【写作指导】
“故宫跑”,其实就是文物爱好者在故宫狂奔的现象。在论述过程中,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文物精品和传统文化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另一方面长时间地排队又让我们深入思考如何让更多观众更从容、更优雅地欣赏文物、走进文化。
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
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