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右图所示历史人物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和时间是( )
A.秦朝 公元前770年
B.秦朝 公元前221年
C.西汉 公元前202年
D.隋朝 公元589年
2.
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皇帝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
3.《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期丞相的主要职责是掌管( )
A.刑狱 B.军事 C.行政 D.监察
4.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纳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5.右图是小明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6.认识图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右面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秦王扫六合的磅礴气势
B.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百应
C.项羽气吞山河的霸气
D.卫青、霍去病千里追匈奴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B.秦末和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 D.秦初和汉初
8.“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的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12.下列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相关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公元25年建都于长安 B.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政权
C.惩治贪官污吏,重振朝纲 D.他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13.东汉末年,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里的“甲子”年是( )
A.120年 B.164年
C.184年 D.220年
14.近几十年来,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 )
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D.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
15.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A.核桃 B.水稻 C.石榴 D.葡萄
16.下图是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17.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18.河南省南阳市举办文化节时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借来医圣千秋名,添得药都万般彩。”你知道该地举办的文化节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吗(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张衡
19.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杜甫 D.司马光
20.按照存在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列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①春秋时期 ②战国时期 ③秦 ④西汉 ⑤东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⑤②①
二、非选择题(21题7分,22题13分,23题8分,24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名称填在下列括号中?(3分)
①( ) ②( ) ③( )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1分)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2分)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幅图,你认为丝绸之路对西汉疆域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手法残忍、残暴。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概述的是哪一事件?(2分)
(2)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3分)
(4)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试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所采取措施的异同点。(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宛闻汉之饶财(非常富庶),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堵塞道路),今亡(从匈奴逃出来),唯(希望)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返)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材料二 中国的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良种马、葡萄、苜蓿、石榴等也传入中国。西汉王朝的影响直到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骞”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时期?(2分)
(2)材料一中的“骞”对我国历史做出了什么贡献?我们应学习他的哪些精神?(2分)
(3)根据材料二,你能看出西汉与西域的经济交流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意义。(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1)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4分)
材料二 汉朝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狼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汉朝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4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由图片可知该人物是秦始皇,他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D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3.C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秦朝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故答案为C项。
4.D 5.A
6.B 图片描绘的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场景,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7.B 利用关键字词,回顾所学知识,可知上联与巨鹿之战有关,下联与吴越争霸有关,分别发生在秦末与春秋时期。
8.A
9.A 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
10.B
11.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2.A 公元25年,刘秀利用农民起义重建汉朝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治贪官污吏,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3.C 14.B 15.B 16.A 17.A
18.C 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人誉为“医圣”。
19.B
20.B 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前221年;秦是公元前221—前207年;西汉是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东汉是公元25—220年。
二、非选择题
21.参考答案 (1)①长安 ②新疆 ③西亚
(2)张骞。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
22.参考答案 (1)“焚书坑儒”。
(2)儒家学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汉武帝为倡导儒学,兴办太学,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不同点:秦始皇压制儒学,汉武帝推崇儒学。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一种文化专制现象;根本目的相同,都是巩固统治。
23.参考答案 (1)张骞。西汉(或汉武帝时期)。
(2)贡献:他了解到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使汉朝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精神: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的精神。
(3)特点:从西域输入的都是农产品、畜牧产品,而西汉输出的则为手工业生产技术。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意思相近即可)
(4)丝绸之路作为重要的商业通道,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古代东西方的桥梁,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4.参考答案 (1)秦始皇统一中国;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
(2)秦始皇实行暴政,徭役、赋税繁重,刑罚残酷,导致人民起义。
(3)评价秦始皇,应结合时代背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他统一了中国,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秦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