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都城位于( )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2.汉初首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下列哪一措施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 ( )
A.让士兵还乡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刑罚,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把田租定为“什五税一”
4.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的大一统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的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www.21-cn-jy.com
——《盛世与乱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状况?
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21教育网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东晋
★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这里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3.今天我们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
D.光武帝时
4.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出了勤俭对于持家、兴国的重要性。下列古代帝王以“节俭”著称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汉高祖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武帝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
A.主张以农为本
B.让士兵还乡务农
C.平定“七国之乱”
D.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6.西汉前期的三位皇帝汉景帝、汉高祖、汉文帝,其统治先后顺序是( )
A.汉景帝 汉高祖 汉文帝
B.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C.汉文帝 汉景帝 汉高祖
D.汉文帝 汉高祖 汉景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汉文帝与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21·cn·jy·com
(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是什么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二中,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社会局面被称作什么?
(3)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商鞅、汉文帝与汉景帝对待“农”的态度的相同点。
(4)当今社会,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
——《汉书》
材料二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
(2)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什么结果?
(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B 2.A 3.C 4.A
5.参考答案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2)吸取秦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3)社会经济恢复并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培优促能
1.A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秦”“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2.C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3.B 4.C
5.B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让士兵还乡务农是汉高祖统治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答案为B项。21cnjy.com
6.B 西汉开国之君是汉高祖刘邦,汉景帝是汉文帝的儿子。由此确定答案是B项。
7.参考答案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立军功。
(2)“文景之治”。
(3)重视农业生产。
(4)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援农村建设等。
8.参考答案 (1)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社会极端贫困。
(2)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3)发展农业生产。措施: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