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单元过关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光的折射单元过关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8-06-07 11: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单元过关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分数: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 )
A.像比物体大 B.像比物体小
C.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D.像总是正立的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3、如图2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
A.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B.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C.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3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D. 像先变大后变小。
7、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看水中月亮 D.看到小孔成像。
8、如图4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将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点,则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时,蜡烛一定是放在  (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
10、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 B.眼睛有一种习惯性错觉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二、填空题(10分)
1、金星凌日天象是百年一遇的天文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黑点,如图5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于图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______ 位置。
2、门上有一小孔,阳光同学从门前经过,他在室内北墙上所形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当阳光同学从门前由西往东行走时,北墙上的像向______运动。
3、如图6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另一种介质是水,则入射角________度,MN______侧是空气(填“左”或“右”)。
4、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给你一个凸透镜,用它①把天上的星星放大;②把文字放大;③把文字缩小;④让一张干纸燃烧,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5、春游时,同学们看到:①水中鱼 ②中午树阴下的亮斑 ③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
④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 ⑤冰透镜取火 ⑥潭清疑水浅 ⑦池水映明月,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三、作图题(12分)
1、如图7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及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8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在图9图10中,完成光路:
4、请在甲、乙的虚线方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使之能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四、实验与探究(18分)
1.小柯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像是 ___________ ___(指出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或实)。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f=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m)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V(mm) 37.95 36.27 90.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2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在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的结论填在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6.D 7. D 8. C 9. D 10.A
二、填空题
1、直线传播 b 2、倒立 实像 西 3、44 左 4、①
5、③⑦   ①⑤⑥   
三、作图题
1、 2
3、
4、
四、实验与探究
1、倒立、缩小、实像; 焦距一定:物距大于3m,物距变化时,像的位置几乎不变;
2、(1)下 (2)缩小 (3)变大
3、u=f; u<f;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1)u>f: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2)成倒立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3)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像距越小
图9
图2


图3
图10
图8
图4
图5
图9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7
图12
PAGE
2
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