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一课时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30 17: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重要方法是 。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 )
A、蕨类植物 B、单细胞藻类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
4、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化石
比较法
B
A
复习回顾: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动物会灭绝?新的动物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物进化的实例
桦尺蛾在英文中被称做“斑点蛾”,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采集到的这种蛾的种类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斑点。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蛾
(浅色个体占多数)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深色个体占多数)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你能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这里有几只桦尺蛾?
哪种颜色的桦尺蛾易被发现?
哪种颜色的桦尺蛾易被发现?
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和天敌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
桦尺蛾的变异对它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为什么?
问题
模拟探究
观察以下图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草丛中的鸟
草丛中的虎
我在哪儿?
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假设:
提出问题:
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的呢?
项目 模拟对象
大彩纸
各色小彩纸
组员
各色备用小彩纸
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体色的变异类型
捕食者
幸存者的后代
制定和实施计划
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
分组: 10人一组
组长(1人):组织、监督、发令
记录员(1人):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并及时补充幸存者
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1个后代)
捕食者(要随机捕食,每代捕食8次,每次捕食1个。猎物:小纸片)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纸片
颜色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开始数目 幸存者数
绿 5 3 6
粉 5 2 4
黄 5 2 4
紫 5 5 10
记录表:
得出结论:
保护色的形成与周围环境有关。
体色与环境颜色较接近的动物不易被天敌发现,反之则易被捕食。这样与环境相适应的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它的体色便成了保护色。
1.桦尺蛾的体色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浅色的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变成深色桦尺蛾的吗?
环境污染造成的
不是,桦尺蛾本来就有深色和浅色两种。由于烟熏使树皮颜色变深,深色桦尺蛾因为与环境颜色接近而容易躲避天敌存活下来,并繁衍出自己的后代。
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应该关闭周围的工厂,治理环境,保持桦尺蛾生活区的良好环境。
通过对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知道生物的进化有内部的原因——遗传和变异,也有外部的原因——环境。变异包括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变异,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这个过程,生物就完成不断向前进化的过程。
你能试着总结生物进化的原因吗?
课后作业
1.了解达尔文的相关资料
2.搜集生物进化的例子
检测反馈
打开试卷:《生物进化的原因》互动训练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