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同步检测语文试卷-诗经两首 愚公移山(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二中九年级下学期同步检测语文试卷-诗经两首 愚公移山(新人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18: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2009—2010(下学期)九年级语文
《诗经两首》《愚公移山》同步检测题
(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
Hshfnp
一、基础攻坚(2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6分)
(1)雎鸠( ) ( ) (2)窈窕( )( ) (3)好逑( )( )
(4)寤寐( )( )(5)始龀( ) (6)穷匮( ) (7)厝 ( )
(8)万仞(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5分)
⑴始一反焉 ( ) ⑵毕力平险( )
⑶杂然相许 (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6)惩山北之塞 (  ) 
(7)窈窕淑女( ) (8)琴瑟友之( )
(9)宛在水中坻( ) (10)溯洄从之( )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且:A且焉置土石 B年且九十
(2)易:A寒暑易节  B以大易小
(3)焉:A焉置土石 B无陇断焉
(4)固:A固不可彻 B人固有一死
4、下面各句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从对《愚公移山》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镇(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
(2)洛(洛河)阳____________。
(3)衡(衡山)阳____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____。
6、文言文默写。(4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_________。
二、课内同步阅读(27分)
(一)阅读《愚公移山》,回答7——11小题(15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含义:_____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 含义:_________。
(3)无陇断焉。 含义:_________。
(4)一厝朔东。含义:_________。
8、下列句中“以”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河曲智叟亡以应。D、以强凌弱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甚矣,汝之不惠。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原文回答问题。(5分)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的宏伟目标是什么?
(3)曲智叟讥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4)点明移山路途遥远,时间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愚公在批驳智叟的话语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话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2分)
(二)阅读《蒹葭》一文,回答12——16小题。(12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从诗中找出两组近义词,并说明每组的含义。(2分)
(1)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
(2)近义词:______、______;含义:______。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溯洄从之 (2)白露未晞(3)在水之涘(4)道阻且右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3分)
(1)从诗中主人公的叙述来看,他追求的对象一定居住在_____。
(2)从诗中“白露”一词透露的信息看,他追求对象的时间是在________。
(3)从“为霜”“未晞”“未已”三个词语看,他是在一天的______时候发出的感慨。
16、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中的“伊人”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理想中的情人。
B、诗中强调河水之隔,道路漫长,重在说明寻找理想爱情的艰难。
C、诗中三次反复,重章叠唱,突出困难,从而反衬了寻找伊人的决心。
D、诗中反复说伊人难得,说明伊人是虚幻的,不可能找到她。
三、课外 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小题。
【甲】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乙】萧颖士傲物自侮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漫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吟。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 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名丘。”初,颖士尝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然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
【注释】
①散冗:普通平常。 ②呵殿:侍从前呼后应。③觇:看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1) 令诘其官位姓名( ) (2) 悔不穷问( )
(3) 会有风雨暴至 ( ) (4) 子负文学之名( )
18、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A不喜计人过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A止于一第乎 B止有剩骨
(3)A呵殿而去 B去国怀乡
(4)A初参知政事入朝堂 B入则无法家拂士
1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不问之何损。
(2)颖士尝造门,未之面。
20、结合选文内容简答(2分)
(1)由萧颖士的丑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傲物者必______。(两个字作答)
(2)由吕蒙正的善举,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宽宏者必______。(两个字作答)
21、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3分)
四、阅读《永不绝望》,回答22——26小题(12分)
永不绝望
灵 恩
(1)那是一段心灰意冷又寂寞无助的日子。
(2)生活中接踵而至的不幸使我那颗已经疲倦不堪的心再次失去了平衡。那时候,仿佛欢愉都已离我远去,伴随我的是绵绵不尽的苦楚和无望。
(3)然而,偶然的一件事却改变了这一切。
(4)一个狂风大作的傍晚,我想起实验室的门窗也许没有关好,便回到实验大楼。在实验室门口,隔着门上玻璃,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只很漂亮的小鸟在实验室里来回不停的飞着,看来它被困在里面了。不知它是怎样闯入的,也不知它在里面呆了多久。我没有马上打开门,因为我想看看这个小生灵如何面对它所处的困境。
(5)小鸟在实验室里不停地盘旋,似乎在寻找通向室外的出口。大约经过了两分钟,它突然直线似地向西边窗户飞过去。大概是因为这方向还有一线亮光,它以为从那里可以飞出去。
(6)“砰”,一记很沉闷的声响,我看见那只小鸟被厚实的窗玻璃反弹了回来,它摔在地上并打了好几个滚。而后无力地伏在那里,身体剧烈地抖动着。
(7)“它一定受伤了!”我这样想着。大概30秒后,小鸟又重新展开翅膀,飞向玻璃窗。不幸的是它再次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一直躺在那里足足5分钟。
(8)但这挫折没有使小鸟屈服,它仍旧一次又一次地向着窗飞过去。虽然飞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力量也越来越少。
(9)就在这时,我发现那个窗户有一扇窗门还没关严,那空隙只能容下小鸟的身体出入,或许当初它就是从那里飞进来的。
(10)半小时后,小鸟又一次被窗玻璃弹回,这次是摔在窗台上,一动不动。
望着窗台上那个苟延残喘的小生命,我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也许它再也无力飞出去了,我完全可以帮助它的,但我却眼看着它挣扎而袖手旁观,这太残忍了。一种罪恶感在我心里荡开,就如我亲手杀死它一样。我开始内疚起来。
(11)大约又过了5分钟,我惊喜地发现小鸟那羽毛蓬乱的头慢慢地抬了起来,身体似乎也在积聚力量,但愿它能看到那条逢……我迅速闭上了眼睛,心里虔诚地为它祈祷着。
(12)是的,后来它就从那个空隙冲出去了。当我看到它奋起飞向天空的一霎那,我的眼睛一片朦胧。我被这个不屈的小生命深深感动了。
(13)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给予我的苦难依然很多,然而,每当我气馁灰心时,一想起那个奋飞不止、努力不懈的小生命,我便不让自己放弃任何一次奋斗。而且,我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走出困境。
22、那段日子为什么心灰意冷又寂寞无助?(2分)
23、第(3)段在结构起了什么作用?(2分)
24、读第(4)段,联系上下文,说说小鸟是怎样飞入实验室的?(2分)
25、小鸟试着从实验室向外飞了几次?在文中找出。(2分)
26、小鸟的什么精神深深感动了“我”?(2分)
27、我们应怎样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2分)
五、写作平台(50分)
28、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如同一座座高山阻挡,翻过了这座山岭,眼前又是一座高峰,但只要满怀希望,理想的境界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请以“人生如登山”为题,且以“人生如登山”作为每一段开头,写一作文片段,不少于3个自然段,字数300——400间。
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2009—2010(下学期)九年级语文
《诗经两首》《愚公移山》同步检测题【答案】
一、1、(1)jū jiū(2)yǎo tiáo(3)hǎo qiú (4)wù mèi (5)chèn (6)kuì (7) cuò (8)rèn 2、(1)通“返”(2)险峻的大山(3)赞同(4)用箕畚等工具(5)草木(6)苦于(7)文静美好的样子(8)亲近(9)高地(10)逆流 3、(2),点拨:(1)中A项“且”的含义为“况且”,B项“且”的含义为“将近”(3)中A项“焉”的含义为“哪里”,B项“焉”是语气词。(4)中A项“固”的含义为“顽固”,B项“固”是本来。4、A 。点拨:B应为: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应为: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5、(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6、君子好逑;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二、(一)7、(1)惠,通“慧”,聪明;(2)通“无”,没有;(3)阻隔;(4)通“措”,放置。8、C 9、(1)你也太不聪明了!(2)你的思想太顽固了,顽固的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0、(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一毛;(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1、克服苦难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念。
(二)12、(1)近义词:苍苍、萋萋、采采;含义:茂盛的样子。(2)近义词:坻、沚;含义:水中的小陆地。13、(1)逆流而上(2)干(3)水边(4)弯曲。14、(1)大片的芦苇非常的繁茂呀,清晨的露水变成了霜。(2)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15、(1)水边(2)秋天(3)清晨 16、D
三、17、 ⑴责问 ⑵彻底 ⑶ 恰逢 ⑷ 以……自负 18(3)点拨:(1)A中的“过”是“过错,过失”的意思;B中的“过”是“经过”的意思(2))A中的“止”是“停止”意思;B中的“止”是“只”的意思(4)A中的“入”是“进入”的意思;B中的“入”是“国内”的意思。19、(1)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2)萧颖士曾经去登门拜访,未曾见到王尚书的面。20、(1)自侮(2)服众21、对于一个人有一些评价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看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对无关紧要的要“置若罔闻”,对我们有益的劝告则应“择其善者而从之”。言之有理即可。
四、22、那段日子的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23、承上启下24、从一扇没关严的窗门飞进来的25、共四次(1)大约经过了两分钟,它突然直线似地向西边窗户飞过去。(2)大概30秒后,小鸟又重新展开翅膀,飞向玻璃窗(3)半小时后,小鸟又一次被窗玻璃弹回(4)后来它就从那个空隙冲出去了。26、坚强不屈、奋飞不止、努力不懈。27、提示:应从小鸟的精神品质方面来考虑答案,如,面对困难要有坚强不屈的意志,不畏苦难的斗志等。
五、28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