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美术鉴赏意义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美术鉴赏意义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5-01 10: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现代美术
美术、艺术源自于古罗马拉丁文art,指自然造化的、人工的艺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等。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开始以“视觉艺术”替代 美术,它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术、环艺园林、民间艺术等。
特征:表现型、技术性、审美行、视觉性、触觉性、实用性、创新性。
拿烟斗的男孩 毕加索
 2004年5月5日,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毕加索粉红时期的代表作《手拿烟斗的男孩》以一亿四百万美金的天价成交。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认知中能让我们感觉到美术鉴赏并不神秘,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两幅作品存在哪些相同之处?不同之处?请按照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组讨论:
1.时代背景 2.主题内容
3.绘画手法 4.材料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捣练图(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张萱(唐)
  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入禁做宫廷画师。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正如他自己所表达一样,他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创作 。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1857年,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法国)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米勒作品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本质特征是综合美术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什么是美术鉴赏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所谓“鉴”,就是归类、分析、判断,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所谓“赏”即欣赏,就是接受者把他通过鉴别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要求美术鉴赏者首先必须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别和一般表现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而实质性的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美术鉴与赏的区别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我们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美术
绘画 雕塑
建筑 工艺
书法(篆刻)
摄影
美术的分类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1.绘画
按材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其中按技法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版画(按材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蚀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素描(其中也包括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风景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 、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绘画的分类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2.雕塑
  按题材和功能: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或公共雕塑、实用装饰雕塑等。
  按空间:圆雕、浮雕。
  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
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包括钢铁雕塑、铜雕、不锈钢雕塑等)、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
  按形式语言: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不雕而编织与焊接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石雕(圆雕与浮雕)
金属雕塑与泥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3.建筑
建筑的含义
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本质上建筑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 ,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
其中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人们习惯上也将建筑物称为建筑。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
中国奥运中心垒球场设计方案
  
这是为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一个垒球场场馆方案。作为建筑设计,既要从审美的角度实现其造型上的美观,又要考虑其功能上的适应性,同时还要兼及其周围的环境(其中包括色彩、造型和高低等方面)。从造型上看,该设计极为简化,只在一面形成一个敞开的盖顶,这种极少主义式的设计显然是来自现代主义的设计观,就像里特维特的《红蓝椅》一样;在功能上,该设计以三角形来适应垒球比赛的需要,在其周围建起层级式的观看台,并在周围建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在环境上,我们虽然无法看到周围的情况,但从其视图上就可以看出其高度、造型和明亮的盖瓦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国纽约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4.设计(工艺)
  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5.书法
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内容。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
用笔、结构和章法,都是可见的形体。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
神采、气韵、意境,都是无形之物,他须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神采美只有通过形质美才能表现出来。
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形与神之间的桥梁,是表达情性的介质.书法家掌握了熟练技巧,运气达于毫端,以气行笔,点画之间气脉相通,气韵和神采才表现出来。
意境也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美,包含意境、情调、书法品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与书法创作取反方想向的运动。
书法创作是集点画以成字。组字而成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神采境界;而书法品评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再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有书作的意向,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之所在。
因此,书法品评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6.摄影
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风景与人物摄影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这种社会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美术鉴赏的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米洛的维纳斯
蒙娜丽莎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思 考:
鉴赏==欣赏
美术==艺术

客观: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或精神属性
主观:审美态度、感情表现
主客观统一:心物同构,内外相应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术 道路、手段、方法、技艺、技术
美术
造型艺术:泛指含有美学情味和美的价值的 活动及其活动之产物


课 注重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文化传承、个性形成、技术意识、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美术
“六法”理论 :(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原则)
气韵生动—即—气质,作品的精神内涵 (作品和作品的形象有生动的气度、具有生命力。)
应物象形—即—形象 (指描绘的形象要形似)
骨法用笔—即—用笔 (指用笔力度)
随类赋彩—即—色彩 (指色彩要与所画的物象相似。对色彩感觉稍作介绍。)
经营位置—即—构图 (作品要注意构图,作品中各物件的安排要合理美观)
传移摹写—即—临摹 (临摹即可学习基本功,也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结合唐高祖临死前要求《兰亭序》作为陪葬说明。)
小 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美术==艺术
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鉴赏==欣赏
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欣赏:主要是以欣赏者为中心.欣赏就 是指欣赏者对某事物进行在审美上的观察
鉴赏:主要以其他人为中心.鉴赏主要 是指鉴赏者通过对事物在某方面的审美评价和介绍来表现事物的价值,目的是引导其他人欣赏这个事物.
在人类的历史上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的一个野蛮的民族,一个不去珍惜自己的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 --西方哲学家
一、有关美术及鉴赏的一些问题
历史存在的物质载体--文本、实物(含图像)
一、有关美术及鉴赏的一些问题
美术作品--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一、有关美术及鉴赏的一些问题
在美术作品解读人类文化
一、有关美术及鉴赏的一些问题
以合理的方法与方式
解读美术作品中的信息
一、有关美术及鉴赏的一些问题
作品——艺术家——形式语言的特点——形式语言形成的原因——传统到现代的转换——东西艺术的差异和互动
美术鉴赏的审美流程图
审美期待
美术鉴赏流程
审美效应
审美主体
审美注意
审美态度
文本期待
意象期待
意蕴期待
审美经验
直觉与感知
体验与想象
理想与创造
审美愉悦
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
审美能力
共鸣
净化
领悟
准备阶段
实现阶段
弥散阶段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我们只有具备审美的眼睛,我们就能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培养审美的眼睛的意义
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拓宽美术视野和发展空间,
助益人生规划 促进个性发展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