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的眼睛-鉴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培养审美的眼睛-鉴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8-05-01 10: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一是欣赏大自然; 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苏州园林建筑、天安门周围的建筑等。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共同鉴赏一下由画家创作的美术作品,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拾穂(油画,1857年)
米勒(法国) 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捣练图 张萱(中国画)材料
主题内容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与讨论 贫穷妇女
辛苦劳做 宫廷妇女
优雅平和为什么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一、 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创作的意图等等。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活动。一般的鉴赏程序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一般而言,感觉都是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感觉的最好的接受方法是体验。
愉快、崇高、庄重、强烈、幽默、轻柔、朦胧、悲怆、狂烈、神秘、压抑、恐怖、沉重……等等
作品产生某种气氛和感动力的原因。其途径一是社会角度,一是形式角度。
从社会角度来说,指的是将画面中的形象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联系起来。
从形式角度来说,则是注意研究作者通过对点、线、面、体、空间、光色、材质等造形元素的处理,以及对规格、比例、均衡、对称、反复、节奏、对比、协调、虚实等组织方法的运用,如何营造出我们所感受到的气氛和情绪。   
  2、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伏尔加纤夫》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给我们的悲怆、压抑和沉重感。

从社会角度认识,来源于我们对社会生活一种负重劳动的艰难的体验以及对衣衫褴褛的贫困者的同情。

从形式角度看,人物组合成一锐角三角形,按我们对形式感的一般认识,其方向应指向后方,但事实上人物的运动都是向前的,这种不同方向的力的冲突,使人的活动显得更为艰难和沉重。

另外,从色彩上看,画面呈暖色调,按一般的认识,应给人以温暖圆融的感受,但从另一个极端看,灼热的暖色,也往往令我们联想到夏日正午烈日炎炎之下的焦灼、烦躁和沉闷。   
3、作者想表达什么?   
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列宾表达的正是他对平等、民主的人类社会的信念与渴求,以及对一切不平等、残暴行为的抨击和憎恨。   
二、美术作品分类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会失掉一半。——赫伯特斯·宾塞绘画
油画按技法分工笔画
写意画山水
人物
花鸟按题材分版画中国画素描水粉画 连环画 年画 壁画 宣传画 插图 按材料和功能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人类需要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所以创造了艺术。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
认识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类生活与情感。《捣练图》 37X147cm
波士顿博物馆藏
张萱(唐)
——优雅平和的大唐生活。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体影响着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根扎南国》 吴冠中以点、线、面、色的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享受。作业:
从本课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