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认识分子》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认识分子》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5-02 13:47:1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一节《认识分子》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0.1认识分子 单元 第十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知道分子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过程和方法:3、领会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猜想 4、经历通过计算认识分子“小”和“多”的过程,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丰富的想象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事例,意识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可能隐含着深刻的物理学道理,从而激发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重点 猜想的方法及认识和感受分子的“小”和“多”
难点 认识猜想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并领会猜想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引入新课1、关于宇宙和粒子,你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2、教师概括:2000多年前,人类已经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思索和探究,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至今形成了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粒子物理学、宇宙学。本章就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和成果做粗浅的简绍。3、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质,提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物质形形色色,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种形态。有的物质很大,有的物质很小,包括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都是物质。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思考讨论 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1、学生自学课本,并解决下列问题(1)、你认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分子的呢?教师说明:A、在研究物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观结构时,由于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经常采用猜想的方法来研究。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B、猜想必须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乱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根据;对于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又要通过实验和实践去检验。)(2)、提出过怎样的猜想呢?(古希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3)、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组成的这一问题有什么思想?(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战国时期《中庸》也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二)、什么是分子 活动1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用放大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石灰的颗粒。活动2:将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回答看到的现象。看到高锰酸钾的颗粒放入水中马上开始溶化,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活动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上述和现象进行解释。活动4: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分子小结: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活动5、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一座大楼、小石块是由分子组成的,大海中的水、一滴水由水分子组成,大的动物河马、小动物蚂蚁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等。) (三)、分子的大小1、 提出问题:(1)、春节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喜欢买气球,买回家过几天后,你看到什么现象?气球瘪了,里面的气体分子跑掉了一些。(2)、我们不是把口扎紧了的吗?为什么气体分子还能跑掉呢?原来它们从缝隙中跑掉了,那气体分子肯定要比这些缝隙要小的多了,到底有小到什么程度呢?2、利用多媒体介绍“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说明:实验要做些简化处理:(1)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2)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3)认为油膜厚度等于分子直径。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算出单分子油膜的厚度,也就是分子的直径为10-10m。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测其它物质分子的直径。3、介绍分子的大小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1 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4、计算自我评价与作业1、2感受分子的大小。巩固提升1、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____________把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________ 。3、我们把保持______________ 的最小微粒叫分子。4、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这些粒子叫做(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质子 5.油膜法估计分子直径:先测出一滴油酸的体积,使它在水面上形成厚度只有一层单分子的油膜, 测出油膜的面积,根据 _______ 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的________ .6、关于分子直径的估量中,较为合理的是( )A.0.1mm B.0.1cm C.0.1μm D.0.1nm7、某位同学深吸一口气,大约能吸进1000cm3的空气,相当于一口吞进多少个气体分子? 学生自学课本学生进行猜想了解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了解简化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二、分子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长约1cm!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板书 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10.1 认识分子
沪粤版 八年级下
1、知道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2、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了解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3、知道分子非常小,一般物体中含有大量分子
学习目标
导入新知
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种形态。有的物质很大,有的物质很小,包括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空气,都是物质。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固体
气体
液体
水滴石穿 →水磨石头
问题:水冲刷石头时间长了,为什么能使石头表面变得圆滑?
问题: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
花园→花香怡人
问题:走进花园,为什么很远就能闻到花香?
铜像→变小,变光滑。
问题:为什么铜像的手被摸多了,会变小变光亮?
问题:这些日常生活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物质一点一点地散失
我们可以猜想:
物质是怎样组成的?
物质
微粒
这就是著名的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新知讲解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1、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古代的思想家们曾对此作过许多猜想,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谁?
(一)、自学课本,并解决下面的问题
2、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你认为古代人们是怎样认识分子的呢?。
观察和猜想
德谟克里特
说明:
A、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时,由于人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经常采用猜想的方法来研究。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
B、猜想必须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乱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根据;对于猜想的正确性,我们又要通过实验和实践去检验。
3、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过怎样的猜想呢?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
4、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一问题有什么思想?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
5、战国时期《中庸》也写道:“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是什么意思?
世界上存在着很小很小不可能再分割的东西,这就是原子的一种思想。
人类认识分子的历程
自然界的生活现象
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科学家们的实验
阿伏
加德
罗的
分子
概念
猜想 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什么是分子
活动1 :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猜想一下?
虽然实验没有做,但你可以凭你的经验和想象进行一次合理的推测, 可能会看到十分细小的石灰的颗粒。
活动2:阅读课本,了解什么是分子
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但如果一直的分下去,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如水分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失去了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已经不是水了)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活动3:
你能再找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吗?
一座大楼、小石块是由分子组成的,大海中的水、一滴水由水分子组成,大的动物河马、小动物蚂蚁也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等。
一滴水由水分子组成
一座大楼是由分子组成的
大的动物大象由分子组成的
小动物瓢虫也是由分子组成的
1994年初,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在硅单晶表面上直接提走硅原子,形成平均宽度为2纳米(3至4个原子)的线条。从获得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由这些线条形成的“100”字样和硅原子晶格整齐排列的背景。
苯酚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
我国科学家用硅原子排列的汉字“中国”
根据电子显微镜看到DNA分子的模型
三、分子的大小
1、 提出问题:
(1)春节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喜欢买气球,买回家过几天后,你看到什么现象?
气球瘪了,里面的气体分子跑掉了一些。
(2)我们不是把口扎紧了的吗?为什么气体分子还能跑掉呢?
原来它们从缝隙中跑掉了,那气体分子肯定要比这些缝隙要小的多了,到底有小到什么程度呢?
2、利用多媒体介绍“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方法:
如果有一颗绿豆,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测定它的直径?
方法一:游标卡尺测量
方法二:100颗绿豆排列成直线测总长度再取平均值。
方法三:将绿豆彼此靠紧排列,没有重叠,此时根据柱体公式V=S·h,h就是绿豆直径,体积可用量筒读出,面积可用坐标纸画其轮廓得出。然后根据公式求解。
分子的直径也可仿效方法三这种方法,将一滴体积已知的小油滴, 滴在水面上, 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的散开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 此时油膜可看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看成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所以只要再测定出这层油膜的面积, 就可求出油分子直径的大小。
已知一滴油的体积V和水面上油膜面积S,那么
这种油分子的直径就可以根据 求出直径。
d=
V
S
当然,这个实验做了些简化处理:
(1)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
(2)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
(3)认为油膜厚度等于分子直径。
经过测量和计算,我们算出单分子油膜的厚度,也就是分子的直径为10-10m。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测其它物质分子的直径。
3、介绍分子的大小
科学家们发现分子是十分小的,小到什么程度。
用肉眼肯定无法看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无法看到,
要用放大几千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依稀可见。
如果把2500万个水分子排成一行,只有一厘米。
若把分子和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1 cm3气体装在一个容器中,每秒钟从容器中跑出1亿个气体分子,要跑9000年才能跑完。
分子很小,人们把它视为“小球模型” ,这样把分子一个一个地排列起来,要一亿个分子才能排满1cm,你能算出一个分子的直径吗?
1cm
1亿个
分子模型
巩固提升
1、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 。
2、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____________把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________ 。
3、我们把保持______________ 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德谟克里特
原子
不可再分割
阿佛加德罗
分子
物质性质不变
4、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这些粒子叫做( )
A.分子 B.原子
C.中子 D.质子
A
5.油膜法估计分子直径:先测出一滴油酸的体积,使它在水面上形成厚度只有一层单分子的油膜, 测出油膜的
面积,根据 _______ 就可算出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的________ .
直径d
h=
V
S
6、关于分子直径的估量中,较为合理的是( )
A.0.1mm
B.0.1cm
C.0.1μm
D.0.1nm
D
7、某位同学深吸一口气,大约能吸进1000cm3的空气
,相当于一口吞进多少个气体分子?
提示:通常1 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分子。
解:( 2.7×1019)× 1 000
= 2.7×1019× 103
= 2.7×1022(个)
答:一口气吞进2.7×1022个空气分子。
课堂小结
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二、分子
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长约1cm!
若把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乒乓球与地球相比!
分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分子还能再分吗?能无限的分下去吗?请查阅相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想一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