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单元 第十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知道温度越高。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4、会用分子动理论知识解释有关简单现象过程和方法:5、通过经历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领会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间接研究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体验简单的现象中可能包含深刻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养成通过分析、理解来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重点 :通过可见现象推测、想象分子的运动和作用力,抽象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的模型
难点 从现象推测分子运动和作用力,并进一步建立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在讲台上喷洒一些香水,学生观察现象,讨论为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分子运动吗?活动1: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1、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多媒体播放:金和铅扩散的实验录像: 结论:小结: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着无规则的运动。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巩固提升1、017.湘潭】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灰尘四起 B.花香满园 C.雪花飘飘 D.黄沙扑面2.(2017 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二)、温度对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活动2:.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温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学生讨论: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实可以做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证据?(讨论后回答)。(三)、分子间有空隙演示实验3:50ml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学生注意观察。 现象:总体积小于100ml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分子间有空隙(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提问:小男孩说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活动34: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1)、会收缩的液膜 思考:是谁把棉线拉过去的? (2)、要求学生猜测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讨论后回答如下)① 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② 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现象:水很难压缩。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四)、固、液、气三态的分子1、课本: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物质状态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的运动情况 宏观特性固态 很小 只能围绕某一点做振动 即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液态 气态 阅读后完成表格余下部分的填写。教师再做总结。巩固提升1.【2017.桂林】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考点】G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故选C.2、【2017.常州】20 ( http: / / www.21cnjy.com )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min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3.【2017.淮安】如图所示,将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4.【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 http: / / www.21cnjy.com )A.分子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5、(2017 绵阳)用细线绑住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AA.F2 > F1 > F3 B.F1 > F2 > F3 C.F2 > F1 = F3 D.F1 = F2 = F36.(2017 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7.(2017 随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而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并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板书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10.2 分子动理论的
初步知识
沪粤版 八年级下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了解扩散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知道温度越高。
3、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分子的模型
学习目标
导入新知
走进花园,为什么很远就能闻到花香?
新知讲解
一、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一)分子运动吗?
活动1: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1、液体分子的运动
A、将红墨水滴在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问题: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密度大的液体放下面,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B、硫酸铜溶液和水
2、气体分子的运动
现象:上面的杯子也变成了棕红色
问题: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密度大的气体放下面,避免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3、固体分子的运动
结论:固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小结:
1、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巩固提升
1、2017.湘潭】下列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灰尘四起
B.花香满园
C.雪花飘飘
D.黄沙扑面
B
2.(2017 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
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A
3.(2017 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C
4、(2017 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D
(二)温度对对分子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提问:一切物体的分子无规则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不变?
活动2:将红墨水分别滴在冷水和温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
现象:发现红墨水在温水中扩散快,不一会儿,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三)、分子间有空隙
演示实验3:5ml水和5ml的酒精混合。
现象:总体积小于10ml
提问: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四)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有空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一盘散沙?
猜想:很可能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作用。
1、会收缩的液膜
活动4: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
分子间的引力
思考:是谁把棉线拉过去的?
2.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吗?
强调要将表面刮都光滑,且要用力挤压。
现象:看到两个铅块粘到了一起。再将下面挂上个砝码也不会掉下来。
结论:分子间的确存在着相互的吸引力。
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① 一根钢条要将其拉伸是十分困难的,这说明钢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② 两滴小水珠遇到一起就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
露珠受到重力?为什么露珠还不会掉下来
分子间存在有引力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提问:既然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物体就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是为什么一般的物体都很难压缩呢?如铁块。
活动4:不听话的活塞
信息浏览
引力
r0
(平衡位置)
斥力
引力
斥力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力
当两个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 引力等于斥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力大于引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间距离时,斥力小于引力.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十倍以上时,引力和斥力均趋于零.
现象:水很难压缩。
结论:那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同时,还存在着斥力。
小结:分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小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固、液、气三态的分子
物质 状态 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 的距离 分子的 运动情况 宏观
特性
固态 很大 小 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动 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液态 较小 较大 可在一定位置附近振动,分子群可以相互滑动 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
气态 很小 很大 每个分子几乎都可以自由运动 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仔细阅读课本,完成如下表格的填写。
巩固提升
1、【2017.淮安】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A
2、(2017 泰安)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
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
C
3.【2017.泰州】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D
4、【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min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B
5、【2017.桂林】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C
6、(2017 无锡)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D
7、(2017 绵阳)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 )
A.F2 > F1 > F3
B.F1 > F2 > F3
C.F2 > F1 = F3
D.F1 = F2 = F3
A
8、(2017 徐州)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D
9.(2017 随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而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D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课堂小结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